絕大多數觀眾看過《九龍城寨》,都會認為這是一部劇情簡單、打斗精彩的動作爽片,而且基于漫畫改編,有不少離奇、夸張的成分,特別是王九的設定,不怕打的「鐵布衫」硬氣功勉強還可以接受,但最后吃火炭、吞刀片實在過于離奇,陳洛軍被一陣風吹上樓頂也未免脫離現實。
電影劇情簡單、明快、主線清晰,林峯飾演的陳洛軍躲避王九追殺逃進九龍城寨,打破了九龍城寨的寧靜和平衡,牽出龍卷風、大老闆、狄秋三方的爭斗,以及重新喚起一段江湖往事。
如果跟著陳洛軍的視角進入故事,就會得到前文所說的爽片觀感,但也會有一些疑問。但結合原著漫畫,仔細琢磨劇情和台詞,將一干角色吃透,會對《九龍城寨》有新的看法,這絕非只注重動作的無腦爽片,而是有很多解讀空間。下面分享一下電影的五個伏筆。
伏筆1:陳洛軍來自哪?
要讓《九龍城寨》的故事成立,人物動機是關鍵。電影僅交代陳洛軍坐船偷渡到香港,鐵了心拼命掙錢要拿到香港身份證,而進了九龍城寨之后,又覺得一輩子呆在九龍城寨也很好,他就是想求個安穩,過上靠賣力賺錢的太平日子,但對他的「前史」沒有交代,即便到最后也只是告知觀眾他是陳占的兒子。那他到底來自哪?都經歷了什麼?
乘輪船偷渡到香港這個細節很重要,在香港電影里,如果展現內地過去通常是躲在小漁船的艙底。
九龍城寨是早年香港真實存在的圍城,1993年拆除,盡管鄭保瑞接棒導演后,沒沿用原本思路拍成嚴肅的歷史題材,但依然保留了歷史底色。九龍城寨1993年被拆除,陳洛軍偷渡到香港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當時的越南因為出兵柬埔寨,窮兵黷武,所以財政出現問題,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均GDP不到100美元,非常貧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