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4月中旬,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鄭寶瑞憑《命案》一片,奪得最佳導演獎杯。
投身電影業六十余年,今已74歲的洪金寶,則因其獨特武打風格及動作設計對港產武打動作片的貢獻,獲殿堂級榮譽「終身成就獎」。
5月1日,二人合作新片登陸內地銀幕。
依舊是夠港味,夠熱血,夠生猛——
《九龍城寨之圍城》
不打不相識
《九龍城寨之圍城》改編自香港作家余兒于2008年創作的熱血格斗小說《九龍城寨》。
同名漫畫自2010年連載起即熱銷全港,高峰時期每周銷量兩萬冊。曾獲第七屆「日本國際漫畫獎」銅獎,是許多港漫愛好者心中的經典之作。
以之為藍本再創作的電台節目、桌游及電子游戲,同樣在青年群體內大受歡迎。
此次影視化改編,則是以小說內容為框架,揉入漫畫式動作概念。
在保留基本人物關系與情節骨干的前提下,使故事更易為從未接觸過原作的觀眾所接受。
影片背景設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彼時,回歸的鐘聲尚未在香港敲響,
父母雙亡的年輕人陳洛軍,正是前往香港偷渡者中的一員。
但,在「抵壘政策」已取消的情況下,想找份正經工作賺錢,先得弄到張合法身份證。
政商勾結的地下拳館,成為陳洛軍的最終選擇。
卻沒想到,由于身手太好,竟被黑幫老大「大老闆」看中。一番「不識抬舉」的發言,更將對方狠狠得罪。
打黑拳賺來的錢拿不到,說好的身份證也是假貨,自己又被黑幫追殺。
走投無路之下,陳洛軍只能逃亡進常人避之不及的「三不管」地帶——
九龍城寨。
可惜,外頭不好混,城寨水更深。
初來乍到,先被「掃地大爺」教做人。
隨手劫持的理發店阿叔,竟是城寨內話事人龍卷風。
被人一拳打得倒飛而出后,陳洛軍才終于明白,城寨有城寨的規矩。
于是他放棄鬧事,開始埋頭苦干,踏實賺錢。
不過,少年人的熱血永不會涼。
發現送外賣時見過的妓女被丈夫毆打致死,男人卻面不改色,繼續賭錢后,陳洛軍終于按捺不住,蒙面埋伏在路上,將人暴打一頓。
也是這一頓打,令他與寨中其他三位仗義出手的青年結識。
無拘無束的浪子「十二少」,酷愛耍帥。出手永遠穩準狠,講求一招制敵。
疤面郎中「四仔」,身手奇猛。據稱毀容前和田原俊彥一樣帥的他,如今卻只戴著面具示人,不知傷疤之下隱藏了怎樣傳奇故事。
常隨龍卷風左右,維護城寨秩序的「信一」,名取自「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不僅是名機車暴徒,還因一手好刀法,被譽為「龍城第一刀」。
四人脾性相似,不打不相識,很快結為兄弟。
陳洛軍這一段時間睡天台、埋頭苦干的拼勁兒,也令龍卷風對其改觀,正式視他為城寨一員。
當大老闆以追捕陳洛軍為由,企圖將魔爪侵入寨內,為保護普通居民的安穩生活,「城寨四少」與惡人幫之間不可避免,將爆發一場足夠兇悍的高燃之戰……
現代武俠
與已經司空見慣的港產時裝動作片不同,《九龍城寨之圍城》雖為現代背景,但影片整體所呈氣質,更趨近一部武俠小說。
在這里,年輕的主角們不再如常規意義上的古惑仔那樣,喊打喊殺爭地盤,好兇逞能搶女人。
他們搏命拼斗,為的是胸中一個「義」字,為的是守護。
影片主舞台九龍城寨,直至1993年清拆前,一直是香港著名的「三不管」地帶。
何謂「三不管」?
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
香港回歸之前,中英對城寨管轄權的爭議,使得發生在城寨內部的犯罪事件不會被送交法庭審理,犯罪者往往輕易獲釋。
九龍城寨這座貧民窟,就此成為收納罪惡的溫床。
然而,對更多住戶來說,他們選擇在城寨內居住,不過是因為這里的生活成本較外界更加低廉,能夠自給自足地活下去。
因此,當經營衣食住行的普通人生命受到威脅,那些生于斯長于斯的熱血青年必定會挺身而出——
「三不管?我來管!」
俠以武犯禁。
但在九龍城寨,新秩序,是要靠拳頭打出來的。
影片動作指導谷垣健治,過去代表作有《導火線》《怒火·重案》等。
他所設計的武打動作風格以凌厲迅猛見長,曾受媒體贊譽「刀劍對決如電閃雷鳴般,拳腿肉搏壯觀無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