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柳州府有個貨郎叫張大柱。他是個旱鴨子,十八歲那年過河時不小心掉下去,路邊的眾人看后都連忙幫著喊救命,可敢下水的人卻沒有一個。
這處湖面看著平靜,水下卻有許多暗流,不熟悉的人冒然下去很危險。岸邊的人跟著水流跑,等看到前方有一塊爛木板,就一起使力扔入河中讓張大柱趕快抱住。
張大柱在水中胡亂撲騰,對活命的渴望讓他爆發出巨大的潛力,掙扎幾下后終于好運地抱住了木塊。可即便如此,身處河中的他依然危險重重,什麼時候體力不支或者遇到亂流,也許就將小命不保。
就在這危急的關頭,一個砍柴回家的姑娘看后扔下柴火跳入水中,以仿若游魚般的身姿游到張大柱的后背,用手抓住他的衣領就往岸上拖。
姑娘名叫李慧蘭,家就住離這大河邊不遠。因為爹娘常在河中打魚,她自小跟著上船,對這附近的河段很熟悉,水性也非常的好。
李慧蘭在一處高大的灌木叢邊把張大柱給拉上岸,這處地方可以遮擋別人的視線,身為女子,全身濕漉漉的被人看到總是不太好。張大柱看著面前窈窕的身姿,耳朵不由得有些發燙起來,連忙轉過頭去不敢再看。
姑娘好心救了自己,可不能讓她名聲有損。于是,張大柱就蹲在岸邊拔一些長茅草做成蓑衣的樣式,讓她穿上先回去換衣服,自己明日再上門道謝。
李慧蘭看張大柱如此,就知道這是一個心善懂禮的男子,驚慌失措的時候還能為別人著想。為此心中對他好感大增,說道這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讓他無需放在心上。
姑娘客氣,張大柱卻不能等閑視之,這可是救命之恩啊!張家如今只剩下他一個男丁,爹娘臨終前緊握著他的手叮囑道,以后娶媳婦要多生幾個孩子,千萬不能讓咱們家絕后,否則爹娘也沒臉去見列祖列宗。
不孝為三,無后為大。對張大柱來說,李慧蘭救的是整個張家的希望。先前貨郎的擔子已經掉入河中,想送禮的布料暫時沒有,他便拿出錢財買了10斤豬肉送到張家。
普通人家一個月也最多吃上幾次肉,他這一番禮送得也算是厚重,缺鹽少油的日子肚子總是容易餓,能吃上肉總歸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
張大柱送禮本是好意,可誰知卻因此惹出一樁風波來,讓李慧蘭被未來的婆婆趙氏嫌棄。趙氏和李家原本相熟,等兒子和李慧蘭訂婚,她就常到李家來串門。
先前幾人還說得正歡,可聽到張大柱的來意后趙氏卻立馬沉下臉,擺出婆婆的架式訓斥道:「你一個姑娘家下水去救人,豈不是要和男子抱在一起,這是有損名節的事情,若讓人聽了去,我家兒子還會被人說閑話呢。」
李慧蘭是個聰慧爽朗的女子,聽到這話后很不高興,便反駁道:「我既會水性,又豈能袖手旁觀見死不救,若嫁得丈夫連這等氣度都沒有,這樣的男子不嫁也罷?」
趙氏一向潑辣,聽了這樣的話哪里肯依,這李慧蘭反了天了,竟然還敢嫌棄自己兒子,當下便叫她趕快磕頭道歉,否則就要退婚,讓李慧蘭變成別人口中的笑話。李慧蘭還沒開口,自家娘親就拿起掃把過來沖著趙氏就打,讓她趕快滾出去。
「慧蘭沒有做錯,我和他爹都慶幸因為這件事讓咱們看清你的真面目。早早退婚也好,免得我家女兒嫁過去受你這個惡婆婆的氣。」
趙氏沒占到便宜心中氣惱不已,很快就幫兒子退了婚,背地里又學長舌婦敗壞李慧蘭的名聲。說張大柱當時在水中如何緊緊地抱住李慧蘭,上岸后因進水過多昏迷,李慧蘭又嘴對嘴幫他渡氣。自己聽后都替她害羞,否則咱們是講理的人家,無緣無故的又怎會退婚。
這等男女之間的八卦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在趙氏活靈活現的描繪下,不知情的人開始對李慧蘭指指點點起來,有些刻薄的還說她不守婦道,這樣的女子娶進門就是禍家的源頭。
李家爹娘聽后急壞了,女兒明明做的是好事,為何卻被人顛倒黑白?就在他們暗自傷神的時候,張大柱請媒人上門,要求娶李慧蘭為妻。
征求過女兒的意見,李家爹媽就答應下這樁婚事。一個月后雙方選了一個吉日熱熱鬧鬧的辦下婚禮。兩人成婚后夫唱婦隨,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張大柱很寵愛妻子,時常買回一些布料給她裁衣服穿,村中的許多女子看后都羨慕不已。
這世上善良的人居多,可也有一等小人看到別人的日子過得好,心中就越發的憤恨不得勁。
趙氏看到李慧蘭還過得如此悠閑自在,心中的那口氣就再也咽不下去。這一夜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一心想著法子如何整治李慧蘭夫妻。
直到第二日,趙氏的表弟上門來托她辦事,竟讓她想出一個毒計來,準備趁著張大柱不在家的時候下手。張大柱貨郎的生意讓他的歸期不穩定,有時進到大山賣貨,為了不耽誤時間便在那里借住,三五天方才回家。
妻子一人在家他不放心,就讓她夜間回娘家去住。馬氏這就趁著這個機會把一張古怪的婚書,還有五兩銀子埋在張家門前的菜地里。
毫不知情的張大柱,歸家后把妻子接回來仍過著恩愛的日子。可誰知好景不長,一向身體康健的李慧蘭突然生起病來,總說身上涼颼颼的,仿佛整個人泡在冰水中一樣。寒冷讓她嘴唇發紫,大熱天也穿著棉衣烤火。
張大柱急壞了,連忙把郎中請上門來,郎中摸了脈象后一時之間也毫無頭緒,便開下一些溫補的湯藥給她補身子。
李慧蘭喝了幾天根本毫無用處,身上的冷意反而越來越深。躺在床上蓋著棉被牙齒都凍得咯吱作響,張大柱連忙把妻子抱在懷中,用自己的體溫幫著驅一驅寒。
說來也怪,每次丈夫一靠近身邊,李慧蘭就覺得身上的寒意減弱幾分,還打趣說丈夫身上陽氣足,百邪不侵。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妻子的話讓張大柱沉思起來,一些鬼魅陰邪之物最害怕陽氣,白日太陽大的時候不敢出來,妻子有沒有可能碰到不干凈的東西呢?想到郎中查不出病因,張大柱決定找一個道長幫忙看看,為免妻子擔心就先隱瞞下來。
早上起床,他做好早飯就找個借口往縣城而去,街上有一個老道士時不時的擺攤幫人算命,聽說算得挺準。誰知等他心急地趕到到街上,附近的小販卻告訴他老道士已經云游天下去,沒有幾個月是不會回來。
張大柱難受極了,又責怪自己不早一些過來,附近的道觀倒是有不少道士,可要請他們幫忙那價錢也不便宜,到時藥費可就沒了著落。
人一沮喪,臉上也不由帶出一種憔悴的神色。他便打算到東街的城隍廟上上香,等人平靜下來后再回家,免得妻子覺察出不妥來。
廟里當時人很少,老廟祝正拿著梯子要爬到屋頂上去整修。張大柱看他年邁就將人攔住,自己幫著上去干活。廟祝年紀大了,時不時犯一下腰酸腿痛的毛病。看這小伙子熱心也不阻攔,只說城隍爺會保佑你的。
城隍神像上方有一些漏雨,張大柱忙活了半個時辰,才把屋頂檢修一遍重新蓋好。
下來洗完手,老廟祝打量了他一番便問道:「我看這位小哥面有愁容,不知有何煩心之事?可否愿意與我說上一說。一人智短,兩人計長,說不定我能幫你解決呢。」
張大柱想到老人家平日里伺候著城隍爺,想必應該聽過一些奇聞怪事,不如就請他老人家幫忙拿個主意。
想到這他也不再遲疑,就把李慧蘭身上的怪事和自己的猜測說出。老廟祝說你先等一等,隨后他就拿了三支香點燃,恭敬的插在城隍爺的面前。自己整個人盤坐在蒲團上閉目不語。
等他再睜開眼時,張大柱莫名的覺得老廟祝身上的氣勢發生了變化,整個廟宇被一種威嚴玄妙的氛圍籠罩著,好似有神人突然之間降臨凡間。
老廟祝看著四處張望的張大柱不由暗自點了點頭,真是一個心思敏銳的小伙子,今日遇上也算有緣,就幫他一幫吧!
「你之前的猜測沒有錯,你家夫人被陰邪之氣入了體。有人在背后偷偷給她結下一門冥婚,那男鬼的婚書和聘禮就埋在門前的菜地里。今夜你回去別睡覺,等聽到院子中有小鬼說話聲再出門查看,到時真相自會水落石出。」
隨后他又讓張大柱買幾只公雞回去,晚上聽到小鬼說話就讓李慧蘭抱住公雞,以免再次被陰寒之氣沖撞。說完之后,老廟祝又是雙眼一閉仿佛睡著過去,等他再次站起身來,先前那種玄妙的感覺也已經消失無蹤。
老廟祝看著張大柱問:「你剛才感覺到了吧,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外人聽后必定一頭的霧水,張大柱卻連連點頭說明白,感謝城隍爺的提點,等我家娘子好后就帶她來磕頭拜謝。
既然聽明白那就趕緊回家準備吧,這也是你們夫妻心善換來的好報。
又施禮拜謝后張大柱離開了城隍廟,臉上帶著喜意往家中趕去。他先前的直覺沒有錯,城隍爺竟然附身到老廟祝的身上,怪不得雙方的氣勢前后差距如此之大,這就是故事中所說的仙緣了吧!
傍晚他回到家中便將此事告知妻子,讓她晚上聽到說話聲不要驚慌。全部交給自己來處理。
李慧蘭聽到自己被配了冥婚,不知怎的就想到了趙氏。聽附近的鄰居說,前段時間曾看到她來自家附近轉悠,莫非這件事情是她使的壞不成?
張大柱也覺得趙氏最為可疑,慧蘭嫁給自己讓她丟了臉面,以她平日寸步不讓的性格推斷,必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是與不是日后自會分曉,如今當務之急還是先要把妻子的病治好再說。當晚兩人都沒有睡著,等到三更天,門外果然傳來兩個男子的說話聲,李慧蘭就連忙抱住大公雞。公雞打鳴驅走黑暗,迎接朝陽,民間傳說中公雞身上有很重的陽氣。
張大柱來到門縫邊往外張望,只見月光下兩個腳不沾地的男子正打量房子四周。一個身材魁梧的小鬼對身邊書生模樣,面容俊俏的小鬼問道:
「馬俊才,你娘可真疼你呀,咱們死都死了她還想著幫你娶個媳婦,可如此一來卻害了別人姑娘,以我看來,這卻是你們家不仗義。」
「李兄,你我如今都是鬼魂之身,娶不娶親又有什麼關系?只不過母親的好意不好違背罷了。先前她和管家來我墳前哭上一場,念叨著說找了一個身患重病,水性好的女子與我做媳婦,這樣即便到了地府她老人家也能安心。」
那叫李兄的小鬼聽后哈哈笑道:
「你娘必定以為陰曹地府也有許多河流,怕你再次吃虧。因此指定那鬼媳婦還必水性好才行,就不知這家的姑娘愿不愿意。」
馬俊才說我家乃書香之家,仁義道德自是常記心中。之前我娘上墳的時候,說已經派家丁來附近尋找自愿的姑娘,還送上100兩銀子作為聘禮幫她贍養父母。
那李兄聽后才放心地點了點,聽媒人說,那姑娘過兩日就要魂歸陰曹,你這個鬼新郎來迎上一迎也是應該,我呢就權且當一當這伴郎吧。
張大柱聽后氣了個夠嗆,自己好好的妻子, 以后還要生兒育女呢,才不要去做那什麼鬼新娘。
當下他也不再躲藏,推開院門走出來,對著兩個小鬼道:「你們被人騙了,和你訂婚的女子正是我家娘子,如今還好好活著呢,可不是你們口中重病將亡的姑娘。」
兩小鬼聽后大驚,也顧不得張大柱如何會看到自己,急忙上前來詢問原因。等得知了前因后果,馬俊才沉思了一會道:
「我家母親平日也是個善心人,并不會做下這等害人性命的事情。其中恐有什麼誤會?等我托夢讓人查清真相,再讓家人上門來賠罪,還望張兄見諒。」
張大柱見他態度誠懇,心中的怒氣也消掉幾分,點頭同意了他的請求,又把埋在菜地里的婚書拿給馬俊才,讓他按照這個線索去追查。
馬家家大業大財力雄厚,能掙下這份家產的主人自然也精明能干。得到兒子托夢后,很快便把下鄉幫著辦冥婚的管事找來對質。
那管事一聽心慌意亂,當下便把事情原委述說一遍。原來他看到那100兩銀子后就心生貪念。為了避人耳目,就找到自己的表姐趙氏合作,兩人各自分得幾十兩銀子,只剩下五兩銀子拿去做聘禮。
這冥婚一時之間也難找到合適之人,碰巧趙氏最近因為兒子的婚事鬧得不愉快,雙眼滴溜溜一轉就想到李慧蘭,之后趙氏便拿出十兩銀找來一個道士讓他做法害人。
那道士本就心術不正見錢眼開,隨后就寫下一張冥婚書,當事之人接觸到后,全身將會被鬼氣纏繞變得陰涼無比,等一滿30天就會不治而亡。
拿到冥婚書的趙氏一直等著機會,直到半個月前張家夫妻外出,她就趁著夜深人靜來到張家,悄悄把冥婚書埋在門前的菜地里。李慧蘭每日都要來采菜澆水,也就被鬼氣趁機入了身,身患連郎中也診治不出的病癥來。
馬家老爺夫人查明真相后大怒,隨即把那管事打上幾十板子趕出家門,又找到趙氏讓她把銀兩退回,否則事情傳揚開來,她家兒女以后的婚事也就難了。
因為馬家之前并不知情,在取得張大柱夫妻的同意,又給上100兩銀子的賠禮后這件事情并沒有傳揚開去。畢竟這種事情太過玄妙,縣太爺出于各種考慮恐怕也不會受理。
趙氏提心吊膽的過了一日,見沒有人來捉他方才放下心來。可從此之后夜間卻常常夢到有鬼上門,陰曹地府18層地獄的各種景象在睡夢中輪番上演著。不到十天,她就被噩夢折騰得心神崩潰。
這一夜,趙氏讓丈夫陪著來到張家給李慧蘭道歉,滿臉惶恐的說自己以后一定改好,還請他們原諒自己一次。張大柱聽后就猜到是馬俊才和李兄兩個小鬼的手段,應是為了報之前被她愚弄之仇。
鄉里人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看在趙氏的兒子曾和李慧蘭訂過親的份上,夫妻倆決定網開一面給她一個改正的機會。趙氏的丈夫是忠厚老實的人,得知真相后很羞愧,從此對妻子嚴加管束起來,讓她再也不敢輕易害人。
冥婚書在在事情水落石出后已被燒掉,李慧蘭的身體也很快恢復正常。一年后還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孩子的到來讓新手父母手忙腳亂,家中也增添許多歡聲笑語。
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充實而幸福,從此再也沒有小鬼上過門,即便有小鬼路過兩人也不害怕。古語有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心善之人,連城隍爺也愿意伸出援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