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主線劇情開啟的15年前,華山派掌門岳不群,和妻子寧中則,收養了一個11歲的孤兒令狐沖。
整個華山派,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里,長期只有四個人,(岳不群45歲~57歲,寧中則25歲~37歲,令狐沖11歲~23歲,岳靈珊3歲~15歲),
說到這里,還有個往往極令人忽視的年齡差:
岳不群和寧中則,相差約20歲,標準的老夫配少妻模式;寧中則和令狐沖,相差只有14歲;剛收養他時,正是25歲的時當妙齡花樣年華。
所以,岳不群對令狐沖那種嚴苛要求、刻板做派,張口閉口就是「小畜生」的習慣性辱罵,若有若無地下意識敵意,是個中年男人都懂的。^_^
正因為整整12年時間,整個青春期,令狐沖接觸到的,竟只有師娘和師妹這兩個雌性生物,他當然只能愛小師妹不可。否則呢?
這樣一家四口就是一個門派的日子,過了12年,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派勞德諾,到華山派「帶藝投師」。此后3年時間,岳不群和寧中則才終于廣招門徒,發展到了二十余人。
正因為整整十二年的時間里,華山派只有四個人,所以, 從11歲青澀少年,成長到23歲血氣方剛男青年的令狐沖看來 ,師父和師娘是老夫配少妻模式,自己懷抱著穿開襠褲的小師妹滿山跑,眼看著她從流鼻涕咬手指的小娃娃,慢慢長成一個青春美少女,當然也算是「老夫配少妻」,養成感十足。
于是便默認了自己的將來,就是且只能是:迎娶師妹,等師父老去,接掌華山派,重復和師父師娘類同的人生軌跡,根本不會考慮第二種可能。
26歲的華山派掌門大弟子,除了一手出類拔萃的劍術天賦, 還是個需要找師父師娘要零花錢,才能買酒喝的大號【啃老】【巨嬰】。
【令狐沖自幼嗜酒,只是師父、師娘沒給他多少錢零花,自來有酒便喝,也不容他辨別好惡,】
養育了令狐沖十五年的寧中則,哪怕到了後來,眼看著養子愛徒劍術通神,連方證沖虛任我行這樣的武林大佬,也都對他欣賞有加;但依舊極不喜他的「胡鬧任性、輕浮好酒」,在感情傾向上,不由自主地偏向了才入門不到一年、武功天資只是平平的林平之。
當藥王廟之戰的危急關頭,令狐沖想的竟是,「今日我派一敗涂地,但師娘和師妹清白的名聲決不能為奸人所污,看來師娘非此人之敵,待會我先殺了師娘、師妹,然后自刎,以全華山派的聲名。」
寧中則倒是目露喜色「好孩子」,可是他令狐大師兄,問過小師妹自己的意愿了?
甚至可以說, 所有金庸男主角里,在此危難關頭,竟會崇禎烈皇帝靈魂附體,會做這種純【直男癌】言行的,也只有他「君子劍」岳先生的大弟子了。
明明令狐沖平時將掌門師命,華山戒律,一概當成耳旁風,怎麼偏生這時候一副「殺身事小,失節事大」的君子劍首徒做派?
——不就是自己內力全失,成了廢人,眼見小師妹和林師弟一雙兩好,一路秀恩愛氣死單身狗,索性:「 累了,都毀滅吧!」下意識地純自毀心態,恨不得大家一起同歸于盡!
再然后呢?聲名狼藉、好吃人肉的漠北雙熊,打著給令狐沖打抱不平的幌子,將岳靈珊和林平之擄走幾個時辰,將她嚇得半死,令狐沖亦無一字一句安慰。
不止是岳靈珊,怕是整個華山派的人,對此事的看法,恐怕都是: 令狐沖的朋友,綁架恐嚇岳靈珊,給他出氣。
岳不群、寧中則、岳靈珊一家,竟沒有因為此事,對令狐沖沒有一字一句指責,也算夠有涵養了。從另一個角度說,是已經寒了心,沒把他當自己人了。
五霸崗群魔聚會,華山派一行人,被任盈盈的屬下所迫,丟下重傷的令狐沖遁走,也就可以理解了。—— 養子終究不是親生兒子。人之常情。
此后雪地聽到寧中則的話,他的想法依舊是:「師母說我‘胡鬧任性,輕浮好酒’,這八字確是的評。 可是倘若我真能娶小師妹為妻,難道我會辜負她嗎?不,萬萬不會!」
說穿了, 令狐沖對岳靈珊的「移情別戀」,對看不上他‘胡鬧任性,輕浮好酒’的寧中則,都是有潛意識的深深恨意的。
所以,任我行和恒山尼姑辱罵岳靈珊「水性楊花」「有眼無珠」時,令狐沖根本無動于衷,完全不是一個深情男人對心上人「白月光」的態度, 只因他們正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心里話。
甚至可以說,正因為令狐沖聽到寧中則「胡鬧任性,輕浮好酒,珊兒倘若嫁了他,勢必給他誤了終身」的判語,
更已經知道,岳不群得到辟邪劍譜后,根本不打算招林平之為女婿;岳靈珊嫁給林平之,只可能是寧中則的一力主張,
內心潛意識記恨師娘至深,已然超過了十五年養母子之恩,
導致了在寧中則被魔教長老們侮辱調戲,商量著如何輪奸時,令狐沖一邊腦補自己要如何憤怒,如何拼命,一邊以沒有趁手兵刃為由,心安理得地紋絲不動,把風清揚「獨孤九劍、手指就是劍」的教誨當成了耳旁風,轉念一想便是:「等盈盈一來就會制止,大家不用傷了和氣,真是再好不過」,和雪地營救岳靈珊之戰的拼命表現,完全大相徑庭。
最后,丈夫自宮,女兒慘死,徒弟無情,又蒙受奇恥大辱的寧中則,不堪此辱絕望自盡了。
此刻令狐沖的潛意識,一直恨寧中則,恨岳靈珊,也恨岳不群,當然,他自我腦補一直是「感念師恩深重」,「師娘待我如親兒」,絕不可能承認自己內心深處的暗面。
下意識逃避自己責任的令狐沖,才會輕易接受任盈盈「一切都怪岳不群卑鄙無恥,殺了岳不群就是給師娘報仇」的洗腦;
更認可了她「像你這樣的人,到哪里都不會死,就算岳氏夫婦不養你,你在江湖上做小叫化,也決計死不了」這種純而又純的白眼狼說辭。
26歲的乞丐令狐沖,就好那麼一口鼻涕痰唾猴兒酒;高高在上,動輒將屬下挖眼流放的魔教圣姑,會哪怕施舍他一個眼神麼?
如果再進一步引申聯想:
15年前,父母雙亡、衣衫襤褸的11歲乞兒令狐沖,剛遇到時年25歲的「華山玉女」寧中則,在懵懂青春期,對這位時當妙齡、英姿颯爽的美貌師娘,該是何等美好憧憬?
等到心目中的「女神」年華逐年老去,發現她性情急躁、粗枝大葉、武功亦是平平,偶像濾鏡漸漸消失,
連載版《笑傲》:【成婚之后,夫婦間自是甚麼都不相瞞,岳夫人早已翻閱過許多遍。只是練這「紫霞神功」時禁忌既多,進境又是極緩,岳夫人于這種水磨功夫極不耐煩,練了幾月后毫無成績,便拋下不練了。】【杜長老笑道:「這婆娘失魂落魄,來到客店之中,想也不想,倒了一碗茶便喝。人家說岳不群的老婆寧中則如何了不起,卻原來是草包一個。」】
此后屢經大變,時過境遷,養母子之情也逐漸淡漠,互不信任,充滿隔閡,【粉轉黑】也在所難免。
其實,讀金庸小說,只需拋開「以主角之是為是,以主角之非為非」的主角中心主義,多從第三方視角分析,就會發現:類似「令狐沖為何不救寧中則」之類的疑問,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