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影視新聞
历史故事
綜合推薦
老照片
奇聞趣事
明星
星座课堂
佛緣佛語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小妙招
全部
    
史上第一個從斷頭台上成功逃脫的大明將軍,最終卻死于內斗
2023/05/18

公元1644年,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大舉進攻四川成都。和當時成都參將楊展率領的三千精兵相比,這數十萬大軍的洶涌來犯,簡直要對三千精兵視若無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起義大軍一至,成都三千守軍很快潰不成軍,一敗涂地,雖然驍勇善戰的楊展,以一人之力,直接斬殺二十余人,仍然改變不了成都府被起義軍很快攻克占領的事實。

起義軍占領成都后,開始以成都為西京,正式建立政權,國號定位大西,改元大順,這一年就被定為大順元年。

大西政權宣布成立后,身為俘虜的楊展、曹勛等人,被張獻忠下令押赴江邊刑場處決。從戰場到刑場,這從生到死的一路殺伐紛爭, 楊展甚至都沒來及脫下這一身錚錚鐵甲,就這樣甲胄在身地被押往斷頭台。

已抱定為國捐軀必死決心的楊展,在被押至高高斷頭台上時,他耳聽滔滔江水,迎面吹來浩浩江風,嗚嗚咽咽,一似英雄失意之悲,正獨自悲嘆之際,忽然瞥見其中一個彪形大漢的劊子手正目不轉睛看著他這一身鮮妍奪目的甲胄,眼睛里流露出的全是貪婪,驀然計上心來,悄悄將上半身向劊子手微微斜倚過來,又向那劊子手悄聲說道: 「壯士,黃泉路上,當為輕裝,我死之后,這一身甲胄便送予壯士,權當紀念。只是可惜,這鮮妍甲胄,即將被血色玷污!」

說罷,楊展再次望一眼身上的甲胄,悄然長嘆一聲。這一聲長嘆,正戳中了劊子手的心痛處,他也覺得這甲胄被血色玷污,甚是可惜,又想在這斷頭台上,重重把守,前有大江,后有利刃,料想他也難逃生天,遂自作主張道:「這個好辦,待我將你的甲胄先行卸下。」

楊展聽罷,微微一笑,應聲將雙臂向劊子手伸展開來。就在劊子手幫楊展松綁之際,說時遲那時快,楊展迅速奪過劊子手的利刃,一刀將其斃命。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第二個劊子手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楊展手起刀落,也一刀斃命了。然后,楊展忽從高高的斷頭台縱身一躍,跳入滾滾岷江之中。

在重重設防,利刃遍布的斷頭台,竟有劊子手貪圖犯人甲胄,私自偷偷給犯人松綁,犯人一把刀立時斃命兩個劊子手,又迅速跳入滾滾波濤之中,這一系列前無古人或許也后無來者的驚人操作,讓斷頭台上的一眾劊子手和官差,一時之間,全都不知所措。 待他們集體反應過來時,楊展早已憑借自身的膂力過人,勇猛異常,從岷江迅速游至對岸新津地界,成功逃脫。楊展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一個從斷頭台上成功逃命的犯人。

楊展能夠從斷頭台成功逃脫,除了機緣巧合,更是和他個人的膽識過人密不可分。身為崇禎十年的武進士,身長七尺有余,英姿勃發的楊展,曾在京城的考場上,以一人之力,徒手制服一匹以鐵鏈為韁繩的悍馬,并泰然安坐馬上,繞考場數圈后,在馬上開弓射箭,九發九中,贏得一片叫好之聲。楊展這才在馬上朗聲自報家門:吾乃四川楊展也。

在京城一考成名的楊展,后被授官游擊將軍、川鎮中軍參將,跟隨楊嗣昌大軍來至四川,這才有了後來與張獻忠起義軍的正面交鋒。

如今且說楊展自從在岷江僥幸逃脫,又順岷江而下,得遇幸存的舊日部屬,于是結伴行至犍為縣地界,忽見一處船舸連綴成片,岸邊旌旗招展,暗地里派人一打聽,竟是一處劫匪的巢穴,楊展當機立斷,帶領幾個剽悍屬下,直抵劫匪巢穴,殺其匪首,火并劫匪武裝人馬,漸漸拉起了一支有一定戰斗力的隊伍。

待這支隊伍苦戰數月,成功拿下起義軍占領的敘州府時,楊展的隊伍愈加壯大,開始計劃攻打嘉定。

就在這時,大明滅亡的不幸消息,從遙遠的北京城傳到川蜀大地。當此際,兵臨嘉定城的楊展隊伍,在明朝遺民和明軍舊部的擁護下,順利占領該地,陸續前來歸附楊展的明軍至數萬人。

在嘉定站穩腳跟后,楊展開始讓士兵在當地開墾荒田,又給農民們發放耕牛和種子,讓他們積極從事農業生產,同時給來蜀災民發放救濟金。這樣,嘉定的社會經濟竟迅速發展起來,嘉定也由此成為南明小朝廷唯一一個能實現自給自足的地方政府。

于是嘉定之屬,城有夜市,街見醉人,民以為樂土焉。

——《明季蜀記·列傳一·楊展》

自收復嘉定后,楊展又陸續收復邛州、眉州、雅州等地,一時兵強馬壯,實力雄厚。面對楊展日益壯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明軍對起義軍的不時襲擾,還有川北清軍的虎視眈眈,張獻忠最終決定沿青神江而下,出川入楚。

得知張獻忠的十余萬大軍,200余艘戰船即將出川, 楊展立即帶領軍隊在起義軍必經之地的彭山江口設下埋伏,又命令數十艘裝載有火藥的小船,在張獻忠的船隊途經彭山江口時,突然以極快速度直直竄入起義軍船隊中間。一霎時,起義軍的船隊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起義軍不習水戰,又突遇火船,兩岸火箭與火銃齊發,士兵們只顧狼狽逃命,毫無招架之力。攜帶大量金銀財寶的船只,在大火與混戰中,陸續沉入滾滾江水之中,這便是被后世無數人惦記,直至近四百年后的2005年,才在岷江附近的老虎灘被大量發現的江口沉銀。

被楊展火燒連營計挫敗的起義軍隊伍,在江口的連天大火中,近乎全軍覆沒。後來,張獻忠僥幸逃出,狼狽逃往川北,后被清軍在鳳凰山射殺。

經此一役,楊展威名大振,各路明軍殘部,紛紛投其麾下。楊展復帶領明軍,與清軍在資陽、簡州等地作戰,大敗清軍,進一步鞏固擴大南明在蜀地的地盤, 南明隆武朝廷更是封其為華陽伯、錦江侯。

且說在投奔楊展麾下的明朝小軍閥中,有兩人,一個叫 武大定,一個叫 袁韜,原先都是在富順縣一帶混的,後來在川北巡撫李乾德的建議游說下,都一齊歸到楊展的麾下。

乾德赴嘉定說展曰:「大定與韜愿歸將軍賬下。」(歐陽直《蜀亂》)

楊展安排他倆一守犍為,一守青神,又給他們撥付軍糧錢款,慷慨無私地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還和二人歃血為盟,誓同生死。

展恩視二人如親弟,恣其所欲,悉應給。(歐陽直《蜀亂》)

豈料,升米恩,斗米仇,這二人在蜀地日久,開始覬覦嘉定的富庶繁華,竟欲取而代之。李乾德見狀,趁機挑唆二人道:

「地方錢糧,供朝廷之公物也,豈展所私而以布惠于僚友?且展據有西南,終當尾大不掉。公等皆人杰,仰畀于若人耶?

——(歐陽直《蜀亂》)

經李乾德極力挑撥慫恿,利欲熏心的武大定、袁韜二人遂決定恩將仇報,伏殺楊展。

這年七月二十六日是袁韜生日,二人便以生日為名,邀請楊展赴犍為賀壽。楊展之子楊璟新和楊展部下,都懷疑此中有詐,紛紛勸說楊展不要前往,可是,一世光明磊落的楊展,認為自己對二人有大恩,此去一定平安歸來。

臨行那日,楊展所乘白馬,數度回首咬嚙楊展戰袍,楊展仍不為所動,執意前往赴約。

在這天的生日宴會上,楊展大醉,至日暮時分,在袁韜賬內,沉沉睡去。楊展雖沉酣至此,雙目仍炯炯射人,以至于武大定、袁韜二人遲遲不敢下手,又念及楊展大恩,數度舉刀,又數度放下。李乾德見狀,厲聲對二人道: 「縛虎易制,走虎難測也。如今情勢,開弓豈有回頭之箭?」

三人遂合力將楊展縛而殺之,年僅45歲。可憐楊展一世英雄,為南明立下赫赫戰功,不死于起義軍之手,不死于清軍之手,竟死于自己人之手,豈不哀哉?

楊展死后,武大定、袁韜二人將嘉定瓜分,楊展之子楊璟新逃出嘉定后,于窮途末路之際,被迫投降清軍。

公元1651年,張獻忠余部孫可望從云南殺回川西南,武大定、袁韜不戰而降。李乾德被活捉,后投水自盡,死前對其弟李升德言道:

「今日親見(楊展)入舟,冤孽相尋,夫復奚恨?」(錢海岳《南明史》中華書局1980年版)

小人惡人之死,死有余辜,何足道哉?只是,于英雄楊展而言,他的死,卻讓南明朝廷失去了一員大將,無疑加速了它的滅亡;于蜀地百姓,尤其是嘉定百姓而言,楊展之死,直讓他們如喪考妣,因楊展對嘉定百姓有護境安民之大功,讓身處亂世的蜀地百姓,得享數年安穩富足生活。

嘉定百姓在城北為楊展修建楊公祠,四時祭祀不絕,又為其置華陽伯牌位,尊稱楊展為「忠義公」,更盛贊 「明季蜀中諸將,展最為英雄也!」

一代名將逐浪花。歷史長河帶走的是無數英雄的音容笑貌,一代人刻骨銘心的記憶,帶不走的是英雄的一身正氣、光明磊落,還有那一顆護國安民、濟世濟民的大愛情懷與壯闊胸襟!

參考資料:《南明史》(顧誠)、《南明史》(錢海岳)、《蜀亂》(歐陽直)

西藏老照片:圖2貴婦長相漂亮,圖6藏獒異常兇猛強壯
2023/04/03
隔著屏幕都覺得疼:腳掌變形的三寸金蓮,最后一樣工具剝奪人性
2023/04/10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4/06
9張圖,直擊清朝末期9種刑罰,看過不愿再犯罪
2023/04/14
晚清酷刑老照片:不忍直視,專門為漢人設計,圖9是騎木驢的刑具
2023/04/13
歷史上的金枝玉葉到底長啥樣?難得一見的晚清格格真容,魅力非凡
2023/03/30
李鴻章家族上色老照片:圖4是其小妾,圖8兒媳婦長相漂亮
2023/03/29
清末老照片:大內侍衛虎背熊腰武功高強,青樓女子漂亮讓皇族瘋狂
2023/04/17
100多年前的晚清老照片,宮中妃子很漂亮,普通老百姓依舊窮苦
2023/03/27
晚清彩色老照片:名妓輕撫琴弦氣質高雅,母子合影擺pose笑逐顏開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