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道:「是啊,我那親生孩兒跟你名字一樣,也叫謝無忌,我師父抓起了他,將他摔成血肉模糊的一團。」
在《倚天屠龍記》中陳友諒堪稱僅次于「混元霹靂手」成昆的二號人物,描寫筆墨比最后的勝利者朱元璋還多,但是關于他的出場在金庸老先生筆下卻顯得相當的突然,畢竟在書中朱元璋都無可緊要了,為何還要著重描寫這個在歷史上也不怎麼出彩的失敗者呢?
話說作為「金毛獅王」謝遜的師弟,「混元霹靂手」成昆的小徒弟,陳友諒可以說是完全的繼承了成昆的陰險狡詐,在靈蛇島為了自己全身而退不惜把受了重傷的宋長老做自己的擋箭牌,後來又要挾宋青書欺師滅祖,徹底把一個武林后起之秀拉下了深淵。可以說以陳友諒的資質不亞于自己的師兄謝遜,如果不看後來和朱元璋爭奪天下,至少實力也是法王級別,問題是成昆從哪里找了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徒弟呢,要知道這些年成昆一直致力于摧毀明教,躲避謝遜的追殺不可能閑著沒事去培養一個小徒弟,那麼陳友諒的身份只有一個可能。
被摔得血肉模糊的謝無忌或許沒有死。
當初成昆借酒瘋把謝遜的全家給殺了,甚至把謝遜剛出生的兒子給摔得血肉模糊,但能不能這麼想一下,那個孩子沒有死或者死的那個是個替身。要知道在打死空見神僧之后,空見跟謝遜說了屠龍刀的事,然后謝遜再去搶奪屠龍刀,大約十年多一些的時間。而遇見空見神僧前,謝遜已經被滅全家并且養傷花了半年時間,苦練武功三年結果被成昆擊敗,然后去崆峒派偷《七傷拳》拳譜又再練兩年,加起來一共是五年多時間。
列個公式:10.5+0.5+3+2=16年。
也就是說謝遜和張家三口人徹夜長談的時候,他兒子謝無忌已經死了十六年左右,正值青春年少,以謝遜的資質這個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要不然謝遜也不會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培養的兒子會比張三豐的徒弟差,而此時到冰火島第八個年頭,除去十月懷胎,張無忌應該是七歲,那就是說謝無忌比張無忌大8-9歲。而陳友諒第一次出場時是在靈蛇島。
遠處站著個三十歲上下的青年,也是穿著丐幫服色,但衣衫漿洗得干干凈凈,背上竟也負著八只布袋,以他這等年紀,居然已做到丐幫的八袋長老,那是極為罕有之事。
可見此時的陳友諒和當年死去的謝無忌年齡相仿,再加上作為「混元霹靂手」成昆的親傳弟子,不得不令人產生遐想 ,最主要的有一點在歷史上陳友諒真的姓謝,只不過老爹入贅陳家才不得已姓陳,所以說金庸老先生安排陳友諒出場并且著重筆墨描寫或許要挖一個深坑。
或許陳友諒最后是成昆對付謝遜的殺手锏
要知道「混元霹靂手」成昆不打無準備之仗,為了顛覆明教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謀劃,而迫害自己的徒弟謝遜并受到他的追殺肯定也得有后招,要知道這個徒弟的天賦很高,別一不小心栽在他手里,所以當時成昆沒有真的摔死謝無忌,而是把他給藏了起來,迫不得已時用來遏制謝遜或者最后玩一場父子相殺的好戲,
但是成昆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教育的這個小徒弟青出于藍勝于藍,在自己樹倒猢猻散之時早就逃之夭夭了。再加上金庸先生寫的是武俠小說不是那些家庭倫理劇,這一幕也就讓我們想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