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三老(無涯子,童姥,李秋水)的武功定位,可說是《天龍八部》論武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自從各個網絡平台,金庸人物的武評盛行以來,不知被人討論過多少次,
三老作為獨立于《天龍八部》主流武林體系的人物,沒有和其他主線劇情中的高手交手的記錄,因此難以斷定他們的武功層次。不過幸好,書中還是存在兩個可以讓三老和主線劇情高手們進行比較的人物,一個是烏老大,第二個則是虛竹,且試著以此為媒介,對這三位謎樣人物的武功水平做一個分析。
烏老大抬頭問道:「閣下尊姓大名?」那道人尚未回答,人叢中一個聲音道:「烏老大,【這人是……是個……了不起……了不起】的人物,他……他……他是蛟……蛟……蛟……」連說三個「蛟」字,始終沒能接續下去,此人口吃,心中一急,更一路「蛟」到底,接不下去。
烏老大驀地里想起一人,大聲道:「他是蛟王……蛟王不平道人?」口吃者喜脫困境,有人將他塞在喉頭的話說了出來,忙道:「是……是……是啊,他……他……他是……蛟……蛟……蛟……蛟……」說到這個「蛟」字,卻又卡住了。
不平道人罵道:「小和尚,居然還敢向你道爺動手?」舉掌一迎。虛竹不等雙掌相交,出腳便勾。說也奇怪,【這一腳居然勾中】,不平道人向前一個踉蹌,虛竹左手圈轉,運氣向他后腰拍落。這一下可更加奇了,這個將【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渾沒放在眼里的不平道人】,竟【挨不起這一掌】,身形晃動,便向袋中鉆了進去。
那女童喝道:「把松球擲出去!」其時虛竹掌中真氣奔騰,雙手揚處,十二枚松球同時擲出,【啪☆啪】【啪☆啪】幾響,四個人翻身摔倒。那矮子沒給松球擲中,大叫:「我的媽啊!」拋下雙斧,滾下山坡去了。虛竹這十二枚松球射出時迅捷剛猛,聲到球至,其余那四人絕無余暇閃避。
他雖在一招間奪到敵人兵刃,但眼見敵方七八個人各挺兵刃,攔在黑衣人之前相護,適才和那黑衣人對掌,覺他【功力】雖較自己【略有不如】,但另有一種詭異處,奪到鋼刀,只是攻了他個出其不意,當真動手相斗,【也非片刻間便能取勝】。
可以看到,虛竹在童姥的指點下,足以輕松秒殺不平道人這個級別的高手,而不平道人則是壓根沒把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放在眼里,足以讓武功強過烏老大的安洞主稱贊為了不起的人物,足見其武功當明顯超過烏老大乃至安洞主。
當時虛竹的內力運用水平近乎零蛋,能取得如此戰績全靠童姥指點,若是童姥親自出手,只會更加輕松愉快。則童姥的武功水平,至少要高出不平道人10-11個小檔,比烏老大則至少高12個小檔。
而慕容復坦言,對烏老大無法片刻內取勝,肯定是不能秒殺或是數招取勝,則慕容復最多高出烏老大6個小檔。那麼童姥相對于慕容復這個級別高手的下限優勢,是6個小檔,慕容復往上推6檔,就是天龍四絕的水平。根據這個戰例,童姥武功的下限是「天龍四絕」,則其超過天龍四絕幾乎板上釘釘,這也是力挺逍遙派的最有力的證據。
但光憑這個戰績能否說明童姥明顯強過四絕呢?很遺憾,不能。原因就出在逍遙三老和外界的另外一個聯系樞紐---虛竹身上。
虛竹大驚,叫道:「不可,萬萬不可!」生怕卓不凡殺害段譽,左手伸出,小指在他右腕「太淵穴」上輕輕一拂。卓不凡手上一麻,握著劍柄的五指便即松了。虛竹順手將長劍抓入掌中。這一下奪劍,乃「天山折梅手」中的高招,看似平平無奇,其實他小指一拂之中,含有最上乘的「小無相功」,卓不凡的功力便【再深三四十年】,手中長劍一樣的也給奪了下來。
虛竹雙手連抓,使出「天山折梅手」來,隨抓隨拋,但聽得叮叮當當之聲不絕,霎時之間,將十三件兵刃投在腳邊。十二柄是崔綠華的飛刀,第十三件卻是卓不凡的長劍。原來他一使上這「天山折梅手」,惶急之下,【沒再細想對手是誰,見到兵刃便抓】,順手將卓不凡的長劍也奪了下來。
靈鷲宮上集合了三老功力的虛竹不僅可以輕松秒制武功強過不平道人的卓不凡,甚至就算多了三四十年功力的卓不凡,也是被虛竹一招秒的貨,而后面對虛竹有了防備的卓不凡,長劍也被虛竹輕松奪下,而當時的虛竹甚至沒有和他交手的意識。
考慮到卓不凡僅僅勝過不平道人一籌,童姥秒制卓不凡應該沒什麼問題。但她能否做到輕松秒制功力多三四十年的卓不凡?能否在完全沒有作戰意識的情況下,順手奪下已有防備的卓不凡的兵器?可能做到,也有可能做不到。
所以,已知當時的虛竹足以完成童姥可以做到的戰績,但童姥未必能做到虛竹所達到的戰績。僅以戰例而論,此時的虛竹,不在童姥之下。
就是這樣的虛竹,又精研了靈鷲宮石壁的圖譜,武功內力俱都大進之后,在少林寺對上鳩摩智,卻一直被打得難以還手,而在抓住對方一只手,使其掌法威力減半的情況下,直到打斗結束之時才占得上風。顯然,在和鳩摩智交手前的虛竹,其攻擊能力應該還是拼不過四絕級高手的。
靈鷲宮內的虛竹,戰績并不比童姥遜色,則同樣至少比烏老大高出12個小檔,至少高慕容復6個小檔;然少室山上武功明顯大進的虛竹,論攻擊力也不過四絕水平,也最多比慕容復高6檔而已。于是,這兩條對比路線就出現了上下限完全錯開,自相矛盾的罕見情況。
這兩條線哪一條的準確度更高一些?應該是第二條。因為這條對比路線是通過虛竹鳩摩智的實戰,蕭峰無法秒殺慕容復的旁白,以及鳩摩智和慕容復的實戰推出來的,確定性旁白和實戰都是優先度最高的證據之一。
而「烏老大功力比慕容復略有不如」「片刻之間無法取勝」則是慕容復自己的猜想,優先度必然低于實戰和旁白。
從後來的表現看,烏老大的功力顯然和慕容復差距不小,慕容復這句略有不如的自白,基本上和藏經閣內蕭峰認為慕容復稍弱的判斷一樣,都是過度謹慎導致的高估對手的表現。此外,對抗高手的區分度,顯然要比對付武功遠低于自己的菜鳥來得大。
此外,由于新修版特地寫明慕容家傳武功有「為他人做嫁衣」的缺點,慕容復也沒能學會六脈神劍,降龍十八掌,大金剛拳這類強力輸出型的武學,所以攻擊能力應該是慕容復的短板,低于其整體武功水平。這樣一來,大概就能解釋的通了。
所以,慕容復的真實實戰能力遠超烏老大,更不能用他二人做媒介,來論證蕭峰不如天山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