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辣的太陽高掛天空,讓因為旱災而逃荒的人群苦不堪言。一些腳步踉蹌的人,倒下后就再也站不起來。6歲的張梅花非常地口渴,她卻懂事的沒有開口提出要喝水,爹爹說前方的路途很遙遠,他們的水必須節省著喝才行。
看著女兒干裂的嘴唇,張秀才和妻子忍不住轉過頭去,此刻,兩人心中難受得無以復加,也不知該抱怨老天爺的殘酷,還是抱怨夫妻兩人對此境況的無能。
夜里趁著女兒熟睡,妻子趙氏對著張秀才說:「相公,這麼多的難民聚集在一起最容易生亂,女兒這般小的年紀,我真害怕在路上出了什麼意外。」趙氏根本不會想到,就在她說這話沒幾日,女兒就因為一次意外而被人拐走。
張秀才一家是和村人一起逃荒,兩日后,他們遇到一處不大的水源地,難民們圍著渾濁的泥水就互相爭奪起來,張秀才和妻子也被擠入混亂的人流之中。等列水被搶光眾人離去,張梅花已經不知蹤跡,一同不見的還有幾個孩童。
失了孩子的人家頓時哭聲震天,慌慌張張地在附近尋找起來,結果都是一無所獲,絕望的張秀才夫妻,也被村民們強拉著離開此地,在這等天災人禍之下,能不能活命就看孩子們以后的造化。
張梅花到底被帶到哪兒去了?
原來有一伙人販子趁著天災人禍就想渾水摸魚,扮成災民的樣子混在人群中,看到有容貌出眾的女童就想方設法把人偷去,送到南方富裕之地做瘦馬撫養,等這些女子長大,再以高價賣給富貴人家。
之前,趁著村民打斗搶水的時刻,一個中年婦人趁機來到張梅花身邊,用撒有蒙汗藥的帕子把人迷暈,隨后七八個人互相掩護,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們就拐到6個孩子。人販子分別上了幾輛馬車,裝扮成富貴人家出行離開此地。
不說丟了孩子的爹媽如何的痛心疾首,只說張梅花半夜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輛馬車上,同車的還有5個孩子,也都在不久后醒過來。陌生的環境讓她們非常害怕,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張梅花聽爹爹講過許多故事,其中就有關于人販子的,知道大哭大鬧也起不到作用,就準備安慰那些大哭的女孩。
誰知還沒等她開口,就見一個滿臉橫肉的男子伸進頭來惡狠狠地罵道:「誰敢再哭鬧就把她扔出去喂野狼,咱們可不是你們爹媽,有那等耐心哄孩子。」
馬車上的孩童都被嚇得捂住嘴巴不敢出聲,不停地流著眼淚,模樣看著真的是可憐無比。可在喪了良心的人販眼中,這些孩子只是能賺錢的貨物。人販子的車隊一路行走,跟在難民的后面又偷到5個孩子,覺得人數湊夠的他們,就改變行程往杭州府而去。
張梅花擔驚受怕下,在被拐三天后就發起高燒,看管孩子的婦人摸了摸她的額頭,就和領頭的男子說:「再燒下去恐怕就要變成傻子,要不要找個大夫給她看一看?她這模樣小小年紀就如此出色,長大后必定是難得的美人。」
領頭的男子大罵一聲晦氣,也不愿意因此耽誤行程,最終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讓人把孩子扔到附近的草叢中不再理會。說來也是張梅花命大,一個時辰后,就被一個路過的婦人馬春蘭撿到。
馬春蘭所在的村子三面環山,前方還有一條溪流通過,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在旱災的邊緣,對村民的影響不是很大。她看到張梅花已經能干活,就想把她撿回去給大兒子做個童養媳。
馬春蘭的丈夫名叫李老實,人如其名,為人老實木訥,家中的大事一向都由妻子拿主意。他看著張梅花被燒得通紅的臉龐,就把赤腳郎中請過來看病,既然要給大兒子做童養媳,就要盡心把這孩子治好。
馬春蘭看著丈夫要花錢,原本是想出口阻止,最后想了想還是沒有出聲。她是李老實的第2任妻子,大兒子李子杰是前妻所生,馬春蘭之所以把張梅花撿回來,也是舍不得以后給李子杰下聘禮娶媳婦,并不是好心救人。
不論她最初的本意如何,張梅花最終在郎中的幾副藥下退了燒,平安活下來。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有時連大人都不適應,更何況是一個6歲的孩子。
讓人欣慰的是,7歲的小丈夫李子杰是一個心善又聰慧的人。他知道后娘不喜歡自己,就時常帶著張梅花跟在祖父祖母身后干活,討著兩位老人的歡心,在他們的撐腰下,馬春花行事也不敢太過分。
張梅花7歲那年,這一天她正和小丈夫在地里拔草,無意中看到楊財主家的仆人,慌慌張張地來到一處偏僻的溪流邊,把手中的籃子扔進水中。心慌意亂之下她不敢停留,很快又慌慌張張的原路返回,根本沒發現籃子被水流沖到一處蘆葦叢中沒有沉下去。
籃子里的孩子不久就醒來,發出響亮地哭聲。張梅花和李子杰聽后連忙趕到溪流邊,用長棍子把籃子勾上來,把上面的遮掩物打開一看,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正手腳亂踢地哇哇大哭。
李子杰年紀雖小,卻很快推測出事情的真相。楊財主的妻妾連生6個女兒,他的正妻年歲已大很難再懷孕。據在楊家幫工的人說,楊財主曾經放出話來,不論哪個小妾給他生下兒子,以后都能分上一半的家產。
前段時間,楊家的三姨娘終于生下一個兒子,隨后四姨娘又宣布懷孕。根據楊家廚娘泄露出來的八卦,四姨娘非常愛吃酸的東西,民間有「酸兒辣女」的說法,這一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如今三姨娘的孩子被扔,李子杰就猜測著楊家后宅出了亂子,都是那一半家產惹出來的禍事。無論大人如何爭斗,這個孩子總歸是無辜的,李子杰當下也不敢把他送回楊家去。
他讓張梅花先回家取來一些米湯,隨后兩人帶著孩子守在楊家不遠處,看到楊財主帶著家丁騎馬回來,才上前去把孩子親手交給他。
楊財主聽完兩人的訴說,抱著失而復得的大胖兒子后怕不已,他強忍著怒氣,對兩個孩子道:「這件事情希望你們不要傳揚開去,等處理完家事,老爺我必會親自登門道謝。」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楊老爺不必客氣,咱們并不是為了討賞才救人。」
看著對答如流,不卑不亢的李子杰,楊財主心中不由暗暗點頭,真是一個聰慧的好后生,這樣人若給他一個機會,以后必能闖出一番名堂來。楊財主已經想到如何報答這份恩情,他讓家丁拿出五兩銀子送給兩個孩子,才抱著兒子走進家門。
楊家四姨娘的手段并不高明,楊財主經過一番審問,很快得知扔孩子的那個老仆人,正是四姨娘的遠房的親戚,她之前的所作所為也是受四姨娘指使,為了給自己沒有出生的兒子爭家產。
楊財主聽完大怒,四姨娘的孩子是男是女還未確定就敢下此毒手,這樣的女子他可不敢留在身邊。等她生下孩子后,就把人送到莊子上關起來,以免她再次對自己的兒女下手。
楊家的這一番鬧劇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大致猜到真相的兩個孩子,也遵照約定沒有向外人說起。
張梅花想到父親是個讀書人,離開楊家后就說道:「李哥哥,有了這五兩銀子你就能去上學,我爹爹一次就考中秀才,你這麼聰明,以后也一定能考中。」
李子杰笑著道:
「我早就想去讀書,只是母親不愿意拿錢出來,如今咱們自己賺到錢,到時我再去求一求祖父祖母,讓他們出面說情,讀書的事情想必能成。在此之前還需保密才好,否則母親必會逼著咱們把錢交出去。」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把地里的草拔完,又用背簍裝滿豬草,看到天色將黑,才相伴著回家去。晚飯桌上的青菜仍舊沒有什麼油水,后娘生的6歲弟弟卻得意地說:
「剛才娘給我吃香香的煎雞蛋,可好吃了。娘說你們兩個是大人,不能再和小孩子吃一樣的菜。」
李老實聽完小兒子的話,開口說道:「你哥哥還沒滿10歲,也還是孩子呢,你以后有煎雞蛋也要留一些給你哥嫂。」隨后他又看了看妻子,意思是讓她以后不要太偏心,孩子總會長大,這樣的謊言又騙得了誰?
馬春蘭卻是個厚臉皮的人,在她看來自己兒子得到實惠才最重要,李子杰如何想根本不重要,反正也不是自己親兒子,于是嘴上答應著丈夫,過后依然我行我素。
李子杰和張梅花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兩人聽了弟弟的話也不吵鬧,反而安慰父親說,如今家里困難,母親才舍不得多炒雞蛋,等他們長大后一定努力干活,賺了錢就時常買肉回來,給家人改善生活。
李老實聽完大兒子孝順的話,不停地夸贊他懂事,當爹娘的就等著享福了。
馬春蘭轉過頭去厭煩地撇撇嘴,這個繼子一向能說會道,小小年紀就哄得家中的公公婆婆都聽他的話,讓她不敢過分搓磨他們小夫妻。在外人看來,馬春花這個后娘還是當得合格,根本猜不到是李子杰太過聰慧的原因。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楊財主心中,李子杰就是有這樣潛質的人,在處理好小妾的事情,他就和管家帶著100兩銀子,親自登門向李子杰和張梅花道謝,并決定資助他去上學讀書。
李子杰的祖父和祖母聽后非常高興,他們通透人情世故,也不追問出了什麼事,知道富貴人家不喜歡欠人情。楊家愿意拿出銀子,想必也有了結因果的意思,推遲一番后,最終還是決定接受楊家的好意。
楊財主還了人情很快離去,馬春蘭看著那100兩銀子眼紅不已,搶著開口道:「子杰年紀還小,這些錢財不如就讓咱們做爹娘的先收好,等他需要花用的時候再拿出來。」
馬春蘭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沒想到卻被公公和婆婆反駁,按照公公的說法:
「咱們子杰一向聰慧,以前家中太窮不能送他去讀書,我這當爺爺的心中也很愧疚。如今有了這等好機會,咱們千萬不能錯過,說不定李家改換門庭的機會就在子杰的身上。這100兩銀子由咱們老兩口幫著保管,以后讀書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李老實對爹娘的提議自然沒意見,李子杰也說,祖父祖母是李家的大家長,這些錢財交到他們手上最是妥當不過。馬春蘭看著一大筆銀子不能撈到手上,心中那個氣憤勁就甭提了,從此之后,對著李子杰就時常冷嘲熱諷起來,連表面的功夫也不再愿意做。
李家老兩口也知道兒子的性子,根本就拿捏不住馬春蘭,李子杰上學后就讓他在學堂吃飯,不用時時看著后娘的臉色。
李子杰天生就是個讀書的料,剛上學半個月就讓先生驚喜不已,這個學生不光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對知識的理解也非常的透徹,還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學堂的先生便時常給李子杰補課,加快他學習的進度,兩年后,私塾先生已經沒有東西交給李子杰,就把他介紹到鎮上的學堂去上學。李子杰在那里學習照樣名列前茅,并在17歲那年考中秀才。
這在鄉下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這一日,李家的爆竹聲響個不停,院子里也擠滿來賀喜的村民。馬春蘭也難得真心實意地笑起來,繼子得了功名,對李家的名聲大有好處,她的親兒子也能沾哥哥的光。
顧慮到繼子一向不聽她的話,馬春蘭就想把娘家侄女嫁給他做媳婦,有侄女在中間幫忙說好話,以后李子杰才會真心幫襯自己的兒子。生出這樣心思的馬春蘭,從此對張梅花時常挑三揀四,故意逼著她犯錯,趁機把她休掉。
張梅花和婆婆打過多年交道,對她的一些心思也能猜得透,自從前段時間,婆婆時不時的把娘家侄女叫過來,就猜出她在打丈夫的主意。
李子杰這等聰慧的男子,自然也猜出后娘的打算,害怕妻子多想,便安慰張梅花說,咱們從小一起長大,我認定的妻子只有你一人,其他人的心思你無需理會。
丈夫的話,讓張梅花心中仿佛吃了蜂蜜一般甜,紅著臉點頭稱是,無論婆婆如何對她刁難,心中也有底氣應付過去。
張梅花到了年歲就和丈夫圓房,兩個月后就被郎中診出喜脈,小夫妻倆為此歡喜不已,一心盼望著孩子的到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張梅花產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李子杰沒有重男輕女的心思,抱著女兒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來。
家中的祖父祖母卻有些失望,相對于女兒,他們喜歡男孩更多一些。不過結果已是如此,也只能安慰自己說,先開花后結果也是好的。
馬春蘭卻因此樂開了花,巴不得繼子媳婦全部生的是女兒,到時候她倒要看看,公公婆婆是怎樣的臉色,李子杰還能不能像先前一樣疼愛媳婦?只要他們之中生出嫌隙來,自己就能在其中煽風點火,想辦法讓張梅花給自己的娘家侄女馬玉珍挪位置。
馬玉珍對李子杰一見鐘情,之后死活不肯嫁給別人。娘家的哥嫂也因此對馬春蘭多有抱怨,既然對李家的婚事沒有把握,何苦把自家的女兒叫過去,反而讓姑娘害了相思病。
被娘家哥嫂施加壓力的馬春蘭,對張梅花生出怨恨之情來,若不是被她擋路,自己何至于如此為難。這人鉆了牛角尖,總是喜歡把過錯怪在別人身上。馬春蘭已經完全忘記,當初她不想給李子杰花錢娶媳婦,才把張梅花撿回來。
李子杰夫妻對這件事情則心懷感恩之情,在他有能力賺到銀子后,也拿出50兩送給后娘做私房錢。平日里對她故意的刁難也不理會,沒想到人心欲壑難填,后娘為了娘家侄女又生出害人的心思。
張梅花生下女兒剛剛半個月,婆婆就進入她房中,拿一件紅衣服和一條紅腰帶,面帶笑意地說:「我今日趕集,看到這衣服和你很般配就買下來,到滿月酒那天你正好可以穿上。」
張梅花對婆婆突然轉變的態度有些詫異,可出于對長輩的尊重,還是把衣服和紅腰帶收在柜子中,準備按照她的吩咐在滿月酒時穿上。
說來也奇怪,就在當天晚上,很少做夢的張梅花竟做了一個可怕的夢:
夢里她接連生下5個女兒,祖父祖母因此對她厭惡不已,原本疼愛她的丈夫,最后也在家人的勸說下又納了一個小妾。那小妾進門一年就生下雙胞胎兒子。從此,丈夫李子杰再也不管她們母女6人。張梅花的5個女兒因為肚子太餓,就跑到河邊去撈魚吃,誰知卻全部落水喪命。夢中,心若死灰的張梅花很快也上吊而亡,讓附近的村民都唏噓不已。
這個惡夢,讓張梅花半夜時分從床上驚得坐起來,李子杰看妻子面色蒼白恐慌,就連忙摟住她詢問原因。張梅花看著睡在小床上的女兒,靠在丈夫溫暖的懷中方才回過神來,她后怕的把夢中的情形給丈夫述說了一遍。
李子杰以為妻子是生下女兒而憂心,才做了這樣相關的夢,便安慰她說,「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娘子無需太過憂心,夢中的事情也當不得真,難道你對自己的相公沒有信心嗎?」
張梅花得到丈夫的勸說,終于放寬心睡了過去,也沒有再做噩夢。可之后接連三夜,她又做了同樣的怪夢,直到她在夢中上吊而亡,夢境才會結束。
連續四夜的夢境,給張梅花很大的精神壓力,讓她不由懷疑起自己的命運來,精氣神也因此頹廢許多,剛生下孩子沒滿月的她漸漸消瘦起來。
李子杰看到妻子如此,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皺著眉頭思索一陣,就柔聲地詢問妻子,最近遇見什麼人,收到什麼奇怪的東西沒有?
張梅花聽到丈夫如此問,下意識地脫口而出道,婆婆曾經送給我紅衣服和紅腰帶,莫非背后有什麼古怪不成?
夫妻兩人隨后就把紅衣服和紅腰帶拿出來檢查,紅衣服倒是沒發現有什麼問題,李子杰在摸到紅腰帶時,發現里面夾著一層東西,就拿來剪刀,小心的把紅腰帶的線頭拆開,只見里面有一條細小的繩子,看那痕跡,應該是從麻繩上面剪下來再縫到腰帶里。
這條繩子給兩人的感覺非常不好,李子杰找來一個盒子把紅腰帶裝起,再趁著夜色把它藏在柴房的角落里。
等到天亮時,李子杰就帶著盒子趕往附近的道觀,準備請道士幫忙檢查一下,在他趕路的時候,碰巧遇到自己的親外公。李子杰的外公是一個木匠,這次剛從縣城干活回來,原本他就準備去李家找外孫。
爺孫倆打過招呼,外公就詢問他慌慌張張的要去哪里。李子杰想到老人家見多識廣,就把紅腰帶拿出來給他看。
外公看后面色凝重,四處查看后,就把李子杰拉到一個陰暗的地方,又拿出木匠的尺子,不停地朝紅腰帶中的繩子拍去。一連拍了30多下,紅腰帶中頓時響起「饒命」的聲音,最后那節繩子上冒一陣陣黑霧來,并在兩人的面前變化成一個女子的鬼魂。
李子杰此刻方才明白,外公把他拉到陰暗之處的用意,鬼魂在陽光之下無論如何也不敢出來,木匠的尺子有驅邪的作用,這一番拍打下來,能讓魂體疼痛不己,女鬼無奈之下才顯出原形求饒。
女鬼到底是何來歷?藏在腰帶中有何目的?張梅花連做噩夢是她在搗亂嗎?對李子杰的問話,女鬼再也不敢隱瞞,當下就把全部的真相給和盤托出。
原來這女鬼是一個吊死鬼,她生前的日子過得非常悲慘,還在絕望之下上吊而亡。吊死鬼對人間充滿怨恨,原本想著死后能得以解脫,誰知變成鬼魂后卻久久不能投胎,後來聽到其他小鬼說,若能找到替身很快便能投胎。
女鬼就想著誘騙她人上吊做自己的替身。有一次她來到李家附近,無意中聽到馬春蘭念叨著要把兒媳婦除掉的話,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的女鬼,當場現出身形來要和馬春蘭合作。
馬春蘭也是個膽大妄為之人,為達到目的竟和女鬼合作陷害兒媳婦。吊死鬼隨后就把自己上吊的繩子取下一些,讓她縫在紅腰帶中送給張梅花。
這樣一來,女鬼就能根據張梅花隱秘的擔憂,不停地放大她心中的恐懼,等張梅花的精神崩潰之時,將會在女鬼的誘惑之下心甘情愿上吊而亡,以達到找替身的目的。
李子杰聽完,對后娘的行為非常惱怒,對女鬼生前非常的遭遇深表同情,又對她之后陷害妻子的行為很氣憤,一時之間倒不知如何處置才好?
最后還是外公給他拿主意,外公說既然女鬼已經坦白,咱們就給她從寬處理,花錢請個道士來送她投胎轉世去。
女鬼聽后非常歡喜,連忙磕頭拜謝,還說請道士的錢不用李家出,在離這兒兩里地的一株大樹下埋著50兩無主的銀子,剛好能用來做法事。
李子杰讓女鬼回到繩子中,收好紅腰帶就和外公來到指定的地方,果然往地下挖了半米深,就挖出了一個瓦罐來,里面剛好放著50兩銀子。兩人隨后帶著銀子趕到了道觀,送上銀子請道士幫忙做法事,女鬼當晚就被送入鬼門關去投胎。
之前在趕往道觀的路上,李子杰的外公對他說道:
「我在縣城曾看到過縣令大人,發現他的容貌和你媳婦有七分相像,兩人的姓氏也相同,當時我心中就猜測,兩人之間會不會有血緣關系?對方是官老爺我也不敢亂說話,回來后就想讓你們夫妻去縣城打探一番,看看縣太爺的名字和你岳父的名字是否相同。」
李子杰得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從道觀回來,就把外公所說的話告知妻子,張梅花聽完很激動,緊緊握住丈夫的手說:
「小時候爹爹就教我識字,我曾聽村中的老人稱呼他為世安,我娘也說我長得和爹爹非常的像。若縣太爺也叫張世安,他必定是我爹爹無疑。」
李子杰很能理解妻子激動的心情,第2日一大早,他就在妻子期盼的目光中出門和外公會合,兩人一起趕到縣城去。縣令的名字是從一個老乞丐處,花十文錢打探得來。
聽到和岳父一樣的名字,李子杰不再猶豫,隨后就帶著外公來到縣衙的后門,又花了50文錢,請出門買菜的丫鬟進去給通報一聲,就說有一個叫張梅花的故人想來拜見夫人。
丫鬟得到錢很高興,夫人她不能隨意見到,就找到夫人身邊的老嬤嬤,把事情說給她聽,夫人自然也就能知道。老嬤嬤聽到張梅花的名字后臉色大變,連忙讓丫鬟把門外的人請進來,自己則快步進屋去稟告夫人。
此時不是辦公時間,縣令夫人連忙讓人去書房把丈夫請來,夫妻倆一起接見李子杰和他外公。
縣令和夫人急切的詢問起張梅花的模樣,她耳朵后面是不是有一顆黑痣?得到確切的答復后,縣令夫人不由喜極而泣,必定是他們的女兒無疑。
得知女兒還沒有出月子,張縣令當即叫人備好馬車,一行人就出城往李家而去。張梅花和縣令夫妻在天黑時終于見面,三人不由得抱頭痛哭,分別十幾年,一家人終于又得以團聚。
李家其他人也很高興,只有馬春蘭被嚇得不輕,想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就害怕張縣令一家會找她秋后算賬。
張縣令夫妻得知馬春蘭的行為也很氣憤,看在她當初把發燒的女兒抱回去的份上,這段恩怨就只當互相抵消,若以后她再敢生出壞心思,張家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
經過李家祖父祖母的同意,張梅花和丈夫不久后就被張家接到縣城去居住,李子杰還要繼續考舉人,住得近也方便岳父指點學業。
李子杰夫妻兩人都是孝順之人,離開家后也時常回到鄉下看望親人,除后娘之外,一家人還是相處地其樂融融。張梅花兩年后又生下一個大胖小子,苦盡甘來,兒女雙全的她,之后的日子一直過得很幸福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