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魯迅罵過很多人,徐志摩、胡適、梅蘭芳、林徽因、冰心······無一幸免。
但是和魯迅對罵的還是比較少的,陳西瀅算一個。
陳西瀅是江蘇無錫人,文學評論家、翻譯家。留學歸來后,在北大任職外文系教授,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
但讓他出名的不是才華,而是和魯迅對罵,還有被妻子戴「綠帽子」。
陳西瀅
陳西瀅公開指責魯迅的文章竊取了日本學者鹽谷溫的書,犯了學界的大忌。魯迅是誰?他怎麼能忍,于是立即寫了長文反駁。
兩人就此結怨,后來還罵得分了「東洋派」和「西洋派」而牽扯了一大批人互罵。(魯迅在東洋也就是日本留過學。陳西瀅在英國留過學。)
陳西瀅說:「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想構陷人家的罪狀。他不是減,就是加,不是斷章取義,便是捏造些事實。他是中國‘思想界的權威者’,輕易得罪不得的。」
敢和魯迅「叫板」說明他性格還是很剛的,可在面對妻子移情他為什麼那麼軟弱呢?
陳西瀅和妻子凌叔華
眾所周知,泰戈爾訪華時,是林徽因和徐志摩接待的,三人有過一張合照。
但其實作為北大教授的陳西瀅也是接待人之一,他未來的妻子凌叔華也在歡迎代表之列。兩人的愛情之旅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凌叔華出生在北京一個仕宦的書畫世家里。父親曾是舉人,與康有為同榜進士。后來擔任北洋政界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
用一句話說就是:家里不僅有錢還有學識。所以凌叔華的在文學和繪畫方面都非常優秀。泰戈爾曾評價凌叔華:「和林徽因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西瀅對凌叔華算是一見鐘情,可凌叔華本人其實是看不上陳西瀅的。陳西瀅除了留過學以外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算是個「窮書生」。
但當時凌叔華看上的是徐志摩,兩人本來關系也不錯,就差互相表明心意了。可徐志摩卻突然娶了離過婚的陸小曼。
凌叔華已經24歲了,在當時已經算晚婚了。所以或許因為年齡,或許因為徐志摩,她便選擇嫁給了陳西瀅。
但還有人說凌叔華沒有留過學,可她同屆校友冰心留過學,其丈夫吳文藻也是留過學。冰心又和她齊名,為了不低冰心一節,她專門找留洋的陳西瀅。
說了這麼多原因,其實就是想證明凌叔華沒有那麼喜歡陳西瀅,這也是她后來移情的原因之一。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結婚后,兩人在學術上也還聊得來,并生了一個女兒。可朱利安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家的平靜。
朱利安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寂靜的春天》的作者)的侄子,作為交流學者來到中國。陳西瀅、凌叔華夫婦作為東道主,負責照顧這位異國客人。
可這位客人卻愛上了女主人——凌叔華。
他是外國人,生性大膽開放,他愛了便大膽地追求。
在給母親的信里他寫到:「陳院長一家簡直是天使,陳院長非常有修養,陳太太溫柔耐心,是作家也是畫家,還是一家大報社的文學編輯······」
信里全是夸凌叔華的話,朱利安就差直接告訴母親自己想娶凌叔華了。
而凌叔華也仿佛忘了自己是有丈夫,有孩子的人。
兩人常常幽會,雖然外人指指點點,但凌叔華毫不介意,她不顧道德譴責,依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為她覺得從朱利安那里看到了愛情的模樣。
她甚至帶著朱利安走遍街頭巷尾,拜訪各界名人,沈從文、齊白石……甚至公然帶他參加自己和中國朋友們的聚會。
不過這都是人家看到的表象,但有次兩人幽會,陳西瀅當場撞破。
這個有紳士風度、修養極好的男人幾近暴怒,他差點就打碎了門上的玻璃,硬闖到臥室里去了。
但冷靜下來之后,陳西瀅仍然給了凌叔華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忍耐。為了保全雙方的名譽和臉面,陳西瀅讓凌叔華選擇分居或與朱利安徹底斷絕關系。
凌叔華選擇了和朱利安斷絕關系。
凌叔華但這只是假象,她馬上以去廣東處理自己父親的遺產為借口,跑到香港和朱利安幽會。
然后又被陳西瀅知曉,凌叔華只說「是他想見我,我負不了責任。」
陳西瀅對此事極其氣憤,但他卻沒有指責妻子,反而寫信給朱利安,指責他「不是一個君子」。
后來朱利安回國ㄙˇ在了戰場上。
但陳西瀅和凌叔華的婚姻破碎已成事實,兩人后來一直分居,但始終沒有失婚。
1970年陳西瀅病逝前,女兒問父親:「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之后,你為何仍要和母親在一起?」陳西瀅回答:「她是才女,她有她的才華。」隨后便痛哭流涕。
1990年凌叔華逝世,她的遺愿卻是讓女兒把她和陳西瀅葬在一起。她的這個決定真讓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