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為什麼非要用太監伺候自己,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是古代皇帝傻嗎?
當然不是!
如果你清楚了皇宮里面的基本運行邏輯,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鹿鼎記》中,韋小寶把紫禁城當成了一個超豪華版本的麗春院,其實這是對皇宮最準確的概括。
在麗春院,不同崗位有不同的人,各司其職,從而保障了生意的正常進行。
麗春院的主營業務是皮肉生意,因此,姑娘們是主要資產,是著重保護的對象。所以,姑娘們必不可少。
同時,為了保障姑娘們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姑娘們準備服飾茶飯、洗掃整理的,自然也非常重要。這些工作,讓普通的侍女就能做到。
麗春院還有一些比較繁重的體力工作,比如搬桌子凳子,維修傢俱等,就不得不找一些勞工來做,這些勞工,有的還兼任一些伺候姑娘們的工作,因此被稱為龜奴或者大茶壺。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麗春院的保衛工作。除了避免外人來搗亂,還要防止內部出現監守自盜的情況,姑娘們不堪凌辱逃跑也會時有發生。這時候,麗春院需要豢養一些打手,對內進行鎮壓,對外進行保護。
除此之外,麗春院還需要從外面采購物資、雇傭人員,這些必要的拋頭露面的工作往往需要男人來做。
麗春院服務對象是達官顯貴,服務目標是賺到更多的錢,因此,更多的有錢人進來,才能讓麗春院的利益最大化。
而皇宮的職能,從本質來說就是讓皇帝安全、順利的造小人,促使皇家人丁興旺。因此,讓皇帝滿意,一定是很重要的。
回顧剛才的麗春院,我們發現,主要有如下工種:工種1姑娘、工種2女仆、工種3男仆,工種4護衛,工種5外聯。
我們可以推測,皇宮中的主要基本工種,也應該分為如下幾個:
1,嬪妃,相當于麗春院的工種1姑娘。
2,宮女,相當于麗春院的工種2女仆。
3,仆役太監,相當于麗春院的工種3男仆。
4,大內侍衛,相當于麗春院的工種4護衛。
5,采買太監。相當于麗春院的工種5外聯。
這五大工種,前兩種是女性,第四種大內侍衛是男性,仆役太監和采買太監,可以換成女性嗎?
一個一個來。
仆役太監不適合換成女性,畢竟,很多工作,男性能做,而女性不能做。
如果強行把仆役太監換成宮女,最直接的影響是,如果皇帝年幼,極有可能像溥儀那樣被宮女們榨干到性功能障礙。
古代宮中也沒有性知識普及,宮女們也不知道小皇帝什麼時候能夠成熟,但他們都迫不及待想要懷上龍種,從而非常枝頭變鳳凰。
當然,溥儀那樣被整壞的恐怕還是輕的。明朝的隆慶皇帝,登基僅僅十幾天就被宮女們搞死了。這還是成年人,生過孩子有過[性☆生☆活]的成年男人!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男人被成千上萬的女人生撲,首先要考慮的恐怕不是左擁右抱胡天胡地,恰恰需要認真考慮生命安全問題。
因此,仆役太監,實際上能夠在皇帝和嬪妃宮女之間形成一道生殖屏障。宮女們想要被皇帝臨幸,就必須走過仆役太監這一關。同樣,仆役太監沒有生育能力,也無法入股皇室子嗣擴張計劃,這樣,形成了比較微妙的平衡。
同樣,需要出宮采買的采買太監,承擔非常重要的外聯工作,也無法換成女性。
皇宮里只有皇帝一個男性,嬪妃和宮女,不管是何種方式受孕,最終都要讓皇帝來背鍋。如果采買太監換成采買宮女,宮女外出,必然會發生類似于七仙女和董永的事情,然后,董永極有可能給皇帝戴綠帽,而皇帝也極有可能給董永白養兒子。
采買太監,換成男性更不行!采買太監,掌握著皇宮中的重要權利,還把控皇宮內外的信息物資交流。如果采買太監換成男性,這權利僅次于皇帝,甚至縣官不如現管,比皇帝還要權利大,自然很容易成為小皇帝,代替皇帝為皇帝傳承子嗣。
當然,皇宮侍衛自古以來就沒有去勢的,除了護衛工作,還有很多工匠、醫生,也為皇宮服務。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平常在宮外或宮內特殊區域開展工作,同時還需要很多太監監督防范,沒有太監,宮女們可不就被他們糟蹋了。
總而言之,為了維護皇宮的正常運行,沒有太監是萬萬不行的。
甚至可以說,太監制度,是維護皇宮體系正常運行的基礎。
沒有太監,嬪妃宮女會無節制接觸皇帝,太監的「防火墻」作用不容小覷。
沒有太監,無法阻斷有可能造成的「宮女——侍衛」「宮女——宮外人」溝通,皇帝血統純潔性無法保障。
沒有太監,侍衛造反、逼宮行動很容易成功,太監的護衛作用不容小覷。
在皇宮,太監是防火墻,太監是隔離帶,太監是守護神。
沒有太監,皇宮是不完整的皇宮。
所以,古今中外的大帝國,無一例外都采用太監進行皇宮內的必要服務。除了小日本等少數畜牧業不發達的國家。
沒錯,畜牧業不發達,凈身師傅就不能在豬牛羊身上做足夠的實驗和練習,一旦用在人身上,就很容易鬧出人命來。普通貧民雖然便宜,但也是白花花銀子買來的,這樣的平白無故犧牲性命卻沒有任何收益,任何人任何帝國,都無法承受。
當然,太監的必要性,從本質來說是因為皇權的不受限制性。皇權,就像怪獸利維坦,不僅吞噬每一個皇宮成員,也吞噬皇帝本人自己。
試想一下,皇帝如果沒有足夠的賞賜吸引宮女為他服務,如果皇帝沒有潛在皇位等著皇子們繼承,宮女們還會死乞白賴去找他嗎?
皇宮生態鏈條的存在,以皇權為基礎,卻靠著太監制度來保障。
所謂的皇帝不急太監急,說的其實是,最忠于皇帝本人的,其實是太監。
這樣的天生的「忠臣」,哪個皇帝會不喜歡。
當然,這個「忠臣」僅僅忠于皇帝個人,并非忠于帝國的長治久安千秋萬代。所以,按照「忠于皇帝個人是奸臣,忠于整個帝國是忠臣」的邏輯,太監又是天生的奸臣。
沒種的人,怎麼可能考慮千秋萬代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