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娛樂明星
熱點新聞
影視新聞
历史故事
綜合推薦
老照片
奇聞趣事
明星
星座课堂
佛緣佛語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小妙招
全部
    
宋朝文官領軍多可怕?且看宋朝四大神帥秀操作
2023/05/16

前言:

宋朝由誰來指揮打仗?那還用問武將唄,然而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掌握軍中大權的往往是文官。宋朝文官領軍屢見不鮮,那他們能打出什麼成績來呢?

一、夏竦何曾聳?

寶元元年(1038年)十月,黨項人首領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和宋朝撕破了臉皮,宋夏戰爭一觸即發。

十二月,宋仁宗派三司使、戶部尚書夏竦去西北,出任奉寧軍節度使(今陜西西安)知永興軍,和渭州知州范雍一起搭檔對付李元昊。

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宋軍在三川口遭遇慘敗。

五月,夏竦改任忠武軍節度使、知涇州、涇原秦鳳路緣邊經略安撫使。

不久,夏竦出任陜西都部署、兼經略安撫使、緣邊招討使、知永興軍,成為陜西四路最高軍政長官,他的兩個副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和韓琦。

夏竦這人天資非凡,文采飛揚,詩詞文賦,佛老之說,無一不精,陰陽五行,經史律歷,無不通曉,但他就是不會打仗,也不想打仗。

可誰叫他是文官呢,宋仁宗就選了夏竦做最高軍事長官。

老實說,估計夏竦真的不想干這破差事。

但是夏竦沒辦法,他推辭了幾次之后,只能乖乖上任。

而自從夏竦來到西北,他讓人見識到宋朝神將的威力。

夏竦上任后,只會向朝廷請求掉兵掉糧掉錢!

經過幾次扯皮,宋仁宗答應了夏竦的要求。

而后夏竦經常下基層視察,不過是帶著美女一起去,走一地,鬧一地,甚至差點鬧到兵變。

更搞笑的是,他一個勁的上書朝廷,大談李元昊多厲害,宋軍出戰怎麼不利。

不過當時大宋朝廷都在叫囂著宰了李元昊,一定打死這白眼狼。

他和樞密使吳育的意見被否定了,吳育直接被宰相張士遜罵成瘋子,夏竦也不好過,抨擊聲不絕于耳。

在輿論的壓力下,夏竦只好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地準備出兵。

他馬上召集手下的文官武將,用了五天五夜的時間,密謀進討方案,從兵馬調動、糧草供給到進攻路線,事無巨細,方方面面,全部一條一條草擬成文件,這些文件擁綁在一起,兩個壯漢都抬不起來。

然后夏竦把這些文件藏在一個大柜子里,落鎖貼封條,嚴加看守,很好,這是軍機,軍機不可泄露。

這時候神奇的一幕發生了,不知道原因,這些文件,忽然一夜之間遺失殆盡。

消息一出,全軍一片嘩然,這搞什麼?怎麼就給泄密了?泄密了這仗還沒打?

好一頓尋找,這些機要文件又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了柜子里!

沃特?這是什麼操作。

夏竦一拍大腿,進攻計劃泄密了!進攻就此停止!

夏竦這波也太秀了。

更搞笑的還在后頭,為了對付李元昊,夏竦曾經張榜于市,公開懸賞「有得元昊頭者,賞錢五百萬貫,爵西平王。」

結果李元昊反手就給他一巴掌,也派人懸賞,「有得夏竦頭者,賞錢兩貫文!」

此事一出,不僅成了後來言官彈劾他的有力證據,而且也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

李元昊就是這麼看不起夏竦,你的腦袋就值兩貫錢。

士可殺不可辱,這是莫大的侮辱,這場子得找回來。

怎麼找?夏竦這人有自知之明,打仗的事盡量別摻和,交給范仲淹和韓琦好了。

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宋夏兩軍在好水川再度爆發大戰,結果宋軍再次慘敗。

李元昊在好水川埋葬了上萬宋軍后從容撤退。大軍路過邊界的一處寺廟,他的狗頭軍師張元趾高氣揚的外寺廟墻壁上題詩一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一首詩,將夏竦這位大宋神將成為千秋笑柄。

二、要講武德徐大神。

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派遣五路大軍,發起浩浩蕩蕩的滅夏之戰,戰爭初期宋軍進展順利。

最終雖然沒有達到滅夏初衷,戰果一般,但好歹也占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和橫山北側一些軍事要點,使西夏在橫山沿邊地帶不敢耕者二百余里。

元豐五年(1082年),宋神宗再接再厲,派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就是那個大科學家沈括)、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再度率兵帶兵攻夏,準備鞏固新得的橫山地區,伺機一舉滅夏。

當!當!當!當!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又一代神將徐禧徐大神登場!

徐禧沒什麼名氣,他有個小舅子倒是挺有名的,叫黃庭堅,不過,他不需要沾小舅子光,他本人非常有才,少有大志,氣度不凡。

但這哥們比較虎,不走尋常路,看不起那些玩科舉的,他根本就不去參加科舉,當其他人都在鉆研科考時,他走遍大江南北,邊塞絕域,積累了一腦子新奇古怪的想法。

而這些想法讓宋神宗大為傾倒,高度贊揚道,「朕閱人多矣,未見如卿者。」最終他被宋神宗破格提拔。

這家伙也很猛,曾擔任知諫院老大,是言官領袖之一,逮著王安石就是一頓噴。

這個時候他就以給事中的身份到前線領軍,這位徐大神在此之前從來都沒有當過一天兵,但他總感覺自己亦有成為不世出名將的潛質,因為他是個資深軍事發燒友。

別看徐禧沒有什麼具體職位,可他代表的是宋神宗,他在軍中的權力不比主帥沈括小多少,至于種諤這種武將更是給他提鞋都不夠格。

不久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當時宋軍的傳統是——烏龜地堡流,占一地修一城,一步一步蠶食西夏。

徐禧覺得不對,這方法費時費力,還不討好,他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攻其全面不如一點,在廣闊的兩國邊境上找到最敏感的那一點,全力以赴蓋出一座堅城,在那里設重兵把守,它可以成為進攻西夏的橋頭堡。

這個地方在哪?徐禧力排眾議,以獨特的眼光指出要在永樂川修筑永樂城。

很快,永樂城拔地而起。

不久,種諤從京城述職完畢,返回前線,他一馬上知道壞事了。

永樂城位處宋夏邊境敏感處,雖然地勢險要,但太小了,不好守。

最要命的是永樂城缺水,根本不能承擔據點作用,一旦宋軍以永樂城為據點,很有可能使得前功盡棄。

他馬上勸徐禧,別在永樂城守了,這地守不住,否則大家都得玩完。

徐禧一聽這個,怒了,罵種諤道:「君獨不畏死乎?敢誤成事。」

種諤有點蒙,再次勸他:

「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亦死;死于此,猶愈于喪國師而淪異域也。」

咦,兩人商量怎麼喊打喊殺的?因為徐禧其實相當于監軍,他真的可以弄死不聽話的種諤。

徐禧想了想,決定留下種諤一條賤命,但他也向朝廷打了個小報告,說種諤囂張跋扈。

在宋朝,文官和武將一打官司,武將鐵定輸。這次也不例外,種諤被一腳趕出前線,回軍駐守延州。

種諤是軍中第一名將,好嘛,他都被趕走了,鄜延軍換成了徐禧的隊伍,這仗就得看徐禧發揮了。

很快,西夏派三十萬大軍,屯集涇原北,想要拔掉永樂城。

開始徐禧還不信,這黨項人還敢來找我麻煩?

他對身邊人說:「彼若大來,是吾立功取富貴之秋也。」

大家伙別怕,黨項人不來還好,一來就是給我們送軍功,送富貴。

如此自信,果然很徐禧。

很快,軍報又傳來了,西夏人真的奔赴永樂城了。

此時永樂城里只有不到五千兵力,外加十多萬的民夫,鄜延軍的主力都跟著徐禧、沈括回到了后方的米脂城。

永樂城完全扛不住西夏的進攻,只能趕緊向后方求援。

接到求援信,徐禧馬上就要率軍救援。

這個時候大將高永亨反對道:永樂城太小了,而且沒有水源,根本守不住。

他的意見和種諤完全一樣,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

高永亨其實很厲害有個哥哥叫,在鄜延軍一眾武將中,高永亨和哥哥高永能地位、威望和才能僅次于種諤和曲珍。

這樣的大將提出的正確意見正常人都會聽,但是徐禧的反應是,這廝在擾亂軍心,拖下去斬了。

好在大家伙求情,高永亨沒有當場被殺,而是被關進了大牢。

這就是宋朝武將的悲哀,無論宋朝武將多麼厲害,無論他們的意見多麼正確,無論他們的戰功多麼顯赫,文官可以輕而易舉的致他們于死地。

高永亨一被拿下,然后沒有然后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永樂城的問題,但所有人都不敢反對了。

種諤反對被一腳踢開,高永亨反對險些人頭不保,名義上的主帥沈括一直默不作聲,其他人還有誰給自己找不痛快?

很快,徐禧帶著援兵到了永樂城,兵力多少?3萬多,而對面西夏人是30萬,幾乎是1:10的比例。

但徐神將無所畏懼,他來永樂城就是撈人頭,取富貴。

當時駐守永樂城的大將曲珍勸他別進城,你老人家就去后面指揮得了。

曲珍估計更想說,您就別來添亂了。

徐禧笑了——「曲侯老將,何其膽小也。」

曲珍就是個膽小鬼,神死在生命領軍,怎麼能呆在后面呢?

徐禧毅然決然的進城,進城之后他馬上秀了把操作。

兒郎們,以前的獎賞方法不對,以各人砍的敵軍首級論功,這樣很不好,很影響團結,大家往往為了搶死人腦袋,而不能專心殺敵,現在我宣布,軍功平等,砍多砍少都一樣。

命令一出,全軍暈倒,大鍋飯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扯淡的政策,尤其是在軍中。徐神將這會還玩這個,腦子真是秀逗了。

不過這會沒人敢多少什麼,因為西夏人來了。

不久,西夏人放棄了試探,率軍進攻永樂城。

高永能很快就發現一個戰機,西夏人還沒有列陣。

高永能馬上請求趁西夏人立足未穩,沒有布陣,趕緊出擊。

這個時候徐神將秀了他整個軍事生涯中最秀的一次操作。

徐禧痛喝道:「爾何知,王師不鼓不成列。」

這話的意思是,我大宋是王師,兩軍交戰,要講武德,敵人沒列陣不能進攻。

嗯嗯,上一個說「不鼓不成列」的是1700年前的宋襄公,當年泓水之戰,宋襄公也是這麼頭鐵,然后被楚軍揍了滿頭包(詳情請看食堂拙作《當仁義霸主遇上不修武德,于是耗子尾汁》)。

這次呢?這次也沒有奇跡了。

之后徐大神再秀了幾次操作,比如步兵必須得等騎兵沖鋒三次才能上陣(徐禧必須的意思是,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必須這麼做);比如拒絕曲珍建議繞到無定河邊,攻敵必救;比如最后時刻拒絕突圍,保留鄜延軍精銳。

不過這些操作與「王師不鼓不成列」相比沒那麼秀,食堂就不多說了。

最后,永樂城失陷,宋軍全軍覆沒,3萬多百戰精銳的鄜延軍將士,十多萬無辜的宋朝民夫,全都死在了永樂城里,殺死他們的是西夏人,更是徐禧徐大神。

三、面如平湖李大將。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國大軍南下攻宋,不久兵臨城下,圍住了大宋首都開封城。第一次,宋軍打退了金兵進攻。

這年秋天,金兵再次南下,又把開封城圍了起來。

當時宋朝命人各率三萬精兵鎮守開封四面八方的外城,負責守衛南城的是南壁提舉官李擢。

這哥們姓李,李清照的李,據說是李清照的親戚,曾擔任中書舍人、禮部尚書。

他從來沒有指揮過一次戰爭,也不知道宋朝為什麼在面臨亡國之危的緊要關頭對他委以重任。

可能是因為他出色的心理素質吧。《孫子兵法》有云:「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為上將軍。」

李擢就是這麼一人,相當的平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具備一個大將該有的心理素質。

且看他是如何秀操作的。

李大將接受宋欽宗光榮使命后,開始負責鎮守南門了。正好當時金軍攻打東門失利,奔著南門來了,就沖著李大將來的。

李大將開始秀操作了,他每天在城樓上睡覺打坐,在成樓上招待朋友,烹烹茶,喝喝酒,聊聊天,彈彈琴,沒有一天不是醉醺醺的。

嗯嗯,他的操作就是啥也不干。

手下將領提醒他要嚴加防范,他不管,繼續喝酒,致使宋軍完全沒有任何防范措施;

金軍在填護城河,他還是不管,繼續彈琴,沒幾天金軍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填平護城河;

金軍制造攻城武器,手下人建議制造火器進攻毀掉敵人攻城器具,他不管,他繼續睡覺打坐,很快金軍就要開始攻城。

很好,很強大,最秀的操作其實就是沒什麼操作。

然后沒有然后了,開封城很快被金軍攻下,北宋滅亡。

四、諸葛復生張大帥。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決心集結重兵先攻取陜西地區,企圖先攻陜西,爾后入川東下,迂回滅亡南宋。

宋高宗趕緊派知樞密院事兼川陜宣撫處置使張浚率十八萬大軍,大舉反攻,準備先分兵攻取同州、麟州、延州(今陜西大荔、富縣、延安),然后與金軍決戰。

不久,宋軍收復麟州、延州,初戰告捷,張浚覺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

原來女真人不過如此。

這時,金朝聞宋軍反攻,急命完顏宗弼率精騎2萬由洛陽馳援陜西;命完顏婁室率軍數萬由河東進至綏德軍(今陜西綏德),阻遏宋軍東進。

九月,五路宋軍進抵富平地區,大戰一觸即發,此戰若勝,宋軍將收復大片失地,陜西指日可下,長安不日光復,重新恢復北宋疆土,也不是不能想。

等宋軍部署完畢后,諸將建議應乘完顏婁室軍尚未趕到,金軍未能合兵之機,各個擊破,先行攻擊宗弼軍。

但張浚自恃兵眾勢雄,穩操勝券,執意致書金軍約日會戰。

沃特,這是什麼操作?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才是常規操作啊。

想不到張浚這飽讀經書的家伙,居然沒有吸取宋襄公和徐禧的經驗,也秀操作,講武德。

可惜這注定將成為一個笑話。

金軍接到戰書后,故意示弱驕敵,不作答復,以拖延時間。

更搞的是,張浚竟然完全沒有任何動靜,金軍不回信,他就不開打,大好的戰機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

不久,完顏婁室率軍馳抵達前線,他親自登山觀察宋軍陣勢,發現宋軍雖在兵力上占有優勢,但卻壁壘不固,破綻很多,極易攻破。

但為了繼續執行驕兵之計,到了約定日期,金軍仍舊堅壁不出。

這下,張浚更得勁了,他誤為金軍怯戰,更加驕傲輕敵。

在他看來,只要金軍肯出來作戰,他就贏定了。

怎麼才能讓金軍出來呢?三國時期諸葛亮怎麼逼司馬懿出戰?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罵他是個膽小如鼠的娘們唄。

這一刻,張浚張大帥,諸葛復生,也來了這麼一遭,侮辱、逼迫完顏婁室。

小樣兒,跟我玩這套呢,完顏婁室根本不為所動,沒有中激將法。

張浚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又來秀操作,通過全軍,全軍有能生擒婁室者,授節度使并賞銀、絹各以萬計。

這一刻,張大帥是夏竦附身。

玩這套?完顏婁室微微一笑,如法炮制當年李元昊的做法,針鋒相對,張榜告其部下有能活捉張浚者,獎驢一頭,布一匹。

這就尷尬了哈,張大帥鬧了個沒趣。

九月二十四日,金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兩軍正式開戰。一戰下來,宋軍輸得那叫一個慘,張大帥什麼復生都沒用了,趕緊跑路了吧。

最終,托張大帥的福,宋軍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輸得干干凈凈。

五、結語。

很多時候,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尤其這豬隊友還是大領導。

宋軍就是這些豬隊友太多了,本事沒見得多厲害,偏偏愛講武德,愛秀操作,最頭疼的是,這些人往往掌握軍中大權,因為夏竦、徐禧、李擢、張浚四人有個共同的身份,他們是文官。

有這些人指揮軍隊作戰,宋軍想要贏,真是千難萬難。

現在問題來了,是誰讓這些沙場菜鳥掌握軍中大權的呢?

答案是宋朝的皇帝。

最后說一句,永樂城之戰,老將高永能本可逃生,他的孫子高昌裔在危急關頭牽馬過來,告訴他有條小路能逃出生天。

但高永能悲嘆道:「吾結發從事西羌,戰未嘗挫,今年已七十,受國大恩,恨無以報,此吾死所也!」

不敗名將高永能決心就和這些好兒郎們埋骨此地,說完,他壯烈殉國。

高永能七十歲了,和西夏打了五十多年,未嘗一敗,不知道立下了多少功勞,卻始終沒有獨當一面,獨領一軍的機會。

反觀徐禧,從來沒有領兵經驗,只因為他是文官,初上沙場,卻掌握軍中大權,可以像捏死螞蟻一樣捏死這些功勛卓著的武將。

這是怎樣的荒唐?這是怎樣的無奈?

高永能這樣的武將無負于大宋,大宋又是否有愧于高永能?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徐禧害死了多少百戰精銳?

受國大恩,恨無以報!

宋朝的皇帝們,宋朝的文官們,你們可曾看到武將的熱忱,可曾聽到他們的吶喊?

西藏老照片:圖2貴婦長相漂亮,圖6藏獒異常兇猛強壯
2023/04/03
隔著屏幕都覺得疼:腳掌變形的三寸金蓮,最后一樣工具剝奪人性
2023/04/10
老照片:女子八九歲就嫁人,最后一張是地主剛領回的小妾
2023/04/06
9張圖,直擊清朝末期9種刑罰,看過不愿再犯罪
2023/04/14
晚清酷刑老照片:不忍直視,專門為漢人設計,圖9是騎木驢的刑具
2023/04/13
歷史上的金枝玉葉到底長啥樣?難得一見的晚清格格真容,魅力非凡
2023/03/30
李鴻章家族上色老照片:圖4是其小妾,圖8兒媳婦長相漂亮
2023/03/29
清末老照片:大內侍衛虎背熊腰武功高強,青樓女子漂亮讓皇族瘋狂
2023/04/17
100多年前的晚清老照片,宮中妃子很漂亮,普通老百姓依舊窮苦
2023/03/27
晚清彩色老照片:名妓輕撫琴弦氣質高雅,母子合影擺pose笑逐顏開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