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東漢末年各地諸侯紛紛起兵,形成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大大小小的各方勢力經過了一系列的兼并的戰爭最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其中蜀國的劉備是一路上走來最坎坷的一方。白手起家,在前期的發展中更是屢戰屢敗,而劉備硬是最終成為了蜀國的皇帝。
最初劉備啥也沒有,結識了劉關張之后三人便起事。當時的劉備除了有個皇室后裔的名號,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所以想要獲得人才也是很難。當時劉備手下急需人才,雖然後來經過徐庶的推薦劉備三顧茅廬,最終求得了孔明出山。但是期間劉備錯過了很多的人才。
這些人才都是當世奇才,有著很強的能力,有的十分善于謀略有的是武藝超群的絕頂將軍。這幾個人的才能都十分出眾,但是劉備錯失了他們,那他們究竟是誰又有什麼本事呢?讓我們來看看。
這第一個錯過的是一個謀臣,也是劉備錯過的最可惜的一個謀士他就是陳群。劉備和陳群其實還是比較有淵源的,當時劉備到了徐州支援陶謙時就已經結識了陳群。後來陶謙病逝,想把徐州交給劉備管理,而當時劉備正好苦于沒有安身立命的根基,所以想要接受他。
這時陳群勸說劉備,雖然徐州資源豐富,是一個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十分適合在這里發展根基。但是徐州現在面臨著曹操、袁術和呂布的三重威脅,還是放棄徐州為妙。
可是劉備是窮怕了呀,打打殺殺這麼多年都是在外漂泊,沒有一塊穩定打安家立命的根據地。所以當時的劉備沒有重視陳群給的意見,還是決定要前往徐州接手徐州。
很快劉備就成為了徐州的主人,但是沒過多久徐州就在劉備和袁術開戰之際被呂布搶走了,這也正驗證了陳群所說的話。從此劉備再一次流離失所,也是通過這一次事件陳群看出劉備沒有長遠打算的能力,目光短淺,跟隨劉備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于是後來曹操打敗呂布,占領了徐州后陳群就投靠了曹操。
至于為什麼我們在書中沒有怎麼了解過陳群是因為早年曹操手下有著許多能人,當時陳群年紀輕又沒有什麼資歷所以不能展現出他的才能。直到曹丕即位后陳群才開始受到重用。陳群精通法律和規劃,為曹丕制定了很多的法律,其中就包括了「九品中正」等制度,而劉備更是痛失了一個有長遠目光的謀士。
劉備還錯失了兩位名將,這兩位就是田豫和牽招,先說說田豫,是曹操手下的一員戍邊大將,早年和劉備就結識了。田豫最早在公孫瓚手下帶兵打仗,劉備看出了他的才能。劉備前往徐州支援陶謙想要帶上田豫但是田豫由于親人都在幽州所以沒有離去。
另一位牽招和劉備在早年就相識,當時劉備在盧植手下學習,牽招也是所以兩人相識。但是劉備并沒有看出牽招的才能于是與牽招交往很久就是沒有將他拉入自己的陣營以至于後來牽招得到了袁紹的賞識。但是最終袁紹兵敗牽招轉投曹操最終獲得了曹操的重用。
後來牽招和田豫二人被曹操一同安排鎮守北疆一舉打敗了烏桓而后又打敗了科比能可謂是為曹操穩定了北方使曹操能夠安心地應對蜀吳之間的斗爭。錯失此二人也是劉備的一大損失。
後來劉備在龐統和諸葛亮的幫助下得到了劉璋的益州,但是他又在這里失去了一位猛將。這位猛將就是張任,當時張任是曹彰手下最強的大將。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張任是趙云的師兄。張任的強到底體現在哪呢。首先張任在落鳳坡埋伏并且射殺了龐統,殺掉了劉備手下的鳳雛先生。可見張任的實力有多強。
張任與劉備交過手,劉備與劉璋撕破臉后開始攻打劉璋的地盤,幾乎益州所有城池都已經打下來了,唯有張任駐守的雒城仍然挺立。經過幾次的爭奪張任還是守住了城池,最終寡不敵眾才被打敗。
結語:劉備當時就想收下張任這員猛將,但是張任堅決不從堅持做到不事二主,最終劉備也死了心。這些人才都是劉備一生中痛失的大才,如果能夠成為自己的勢力可能三國的結局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