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比康熙大幾歲,在父母弟弟都病逝后入宮做侍女;遠遠看到孝莊走過去蘇麻喇姑喊了幾聲「婆婆」,因為從沒有人這樣喊自己,孝莊覺得異常的親切,便將蘇麻喇姑帶在自己的身邊做貼身的侍女。蘇麻喇姑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是孝莊給她重新取得名字。
康熙得了天花,是蘇麻喇姑的「芨芨草」救了康熙一命。
孝莊喜歡蘇麻喇姑,便將自己最寵愛的孫兒康熙交給蘇麻喇姑,并且叮囑蘇麻喇姑:要將康熙視為自己的親弟弟,全心全意的照顧康熙,不能對康熙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蘇麻喇姑跟康熙身邊的魏東亭(康熙帝師魏承謨的兒子)陪伴康熙一起長大,魏東亭幫助康熙一起除掉了權臣鰲拜,康熙初年皇權上最大的威脅。
康熙的心頭大患除掉后,便開始想感情上的事情。
康熙其實一直都很喜歡身邊的蘇麻喇姑,雖然蘇麻喇姑只是一個侍女,但是康熙很是尊重她。用赫舍里皇后的話說:「皇上您看我的眼神,從來沒有看蘇麻姐姐那般溫柔。」
外人都能看得出康熙喜歡蘇麻喇姑,老祖宗孝莊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孝莊便想要遂了康熙的心愿,于是下懿旨: 將蘇麻喇姑直接冊封為德妃。
從一個小小的侍女一下子升級為德妃,這是很難得的;也可以說只有在影視劇中才能看到,因為在大清,等級制度森嚴,即便是皇上再寵愛一個女子,也需要一級一級地晉封,若是侍女得到皇上寵幸的話,在康熙朝初期,也只能是一個沒有封號的小福晉而已,甚至比小福晉的地位還要低。
若是換成旁的侍女,估計會高興地不知所措,終于從侍女熬成了主子。
但蘇麻喇姑不同,她不僅不高興,反而憂心忡忡。
在大婚當天,一向喜歡蘇麻的孝莊太皇太后特地穿戴上自己最喜歡的蒙古服飾,去參加康熙與蘇麻喇姑與康熙的婚禮,可見孝莊是非常重視蘇麻喇姑的。
但是蘇麻喇姑就是遲遲不從屋子里出來,康熙親自來叫,蘇麻喇姑愣是一點反應都沒有。一直到孝莊太皇太後來,蘇麻喇姑才打開房間的門,但是披頭散發的樣子直接嚇壞了眾人。
蘇麻喇姑說的很清楚,自己寧愿出家都不想做康熙的德妃。
孝莊看到蘇麻喇姑剪掉自己的頭髮心都要碎了,威脅蘇麻:違抗懿旨,是要被處死的!
但蘇麻喇姑寧愿死都不想做德妃,康熙喜歡蘇麻喇姑,自然不想讓蘇麻喇姑死,便趕緊向祖母求情。其實孝莊并不是想真的殺蘇麻喇姑,只是想看看蘇麻喇姑的決心有多大。
這件事情的結果是: 孝莊下旨在宮里修建一座尼姑庵,準許蘇麻喇姑帶發修行。
蘇麻喇姑堅決不做康熙的妃嬪,難不成是真的沒有忘掉伍次友,不喜歡皇上嗎?
當然不是!
其實蘇麻喇姑這樣做才是真的人間清醒。
董鄂妃想要將玄燁過繼到自己膝下做兒子,順治帝本就寵愛董鄂妃自然便答應了,讓人將熟睡的玄燁直接抬到了董鄂妃的宮里。
孝莊正在與蘇麻喇姑聊天,并且囑咐蘇麻喇姑: 要將玄燁當成是自己的親弟弟一樣,還要像對待主子那樣忠誠,不要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于此同時,宮女來報,說三阿哥玄燁被送到了鄂貴妃的宮里去。孝莊本就不喜歡董鄂妃,直接帶著蘇麻喇姑、玄燁的生母佟妃前往承乾宮。蘇麻喇姑見到玄燁,一眼就看出來玄燁得了天花。
幸好蘇麻喇姑的芨芨草救了玄燁一命,自此以后蘇麻喇姑便成為孝莊身邊最得寵的宮女,跟玄燁一起長大成人,與玄燁、魏東亭的感情十分要好。
在康熙除掉鰲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滿腹經綸、名滿天下的書生叫伍次友。伍次友參加科舉考試時寫了一篇文章《論鰲拜圈地亂國》,此時康熙尚未親政,鰲拜權傾朝野,自然想要除掉伍次友。
在康熙的幫助下伍次友才得以逃過一劫,康熙多次隱瞞身份前去與伍次友談經論道。蘇麻喇姑每次都會跟隨一起前往,從第一次去蘇麻喇姑便對伍次友產生了好感,伍次友也喜歡溫柔端莊的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雖然是一個侍女,但是多年在宮里養著,還是康熙的「姐姐」,自然出落得跟名門閨秀一般。伍次友對蘇麻喇姑一見鐘情,也很正常。
康熙除掉鰲拜后,特地表明了身份,將伍次友拜為帝師。并且問伍次友有什麼要求盡管提,他都可以答應。
但是伍次友想了想,什麼都沒提。
蘇麻喇姑失望至極,追到宮門外,質問伍次友為何不向康熙要自己?
伍次友對蘇麻喇姑說: 「我看的很清楚,皇上他喜歡你,若是換了旁人,我可與他一爭,但是他是皇上啊,我便不敢了;皇上也是人啊,也會恩仇必報....」
就這樣伍次友離開皇宮,開始在各地云游講學,時不時地給康熙寫信。
沒幾天孝莊便下旨將蘇麻喇姑許配給康熙做德妃,但是蘇麻喇姑寧愿出家都不愿意做皇上的妃子。康熙以為蘇麻喇姑是因為伍次友才不嫁給自己的,其實真不是這樣。
蘇麻喇姑直接對孝莊說了實話:老祖宗您早就說過讓我把皇上當成弟弟,當成主子,就是不能有非分之想。我時刻謹記您的話,從不越雷池一步。
即便是孝莊提出,收回直接所說的話,希望蘇麻喇姑嫁給康熙;蘇麻喇姑還是堅決拒絕了:「丫頭也是人啊....」
這便是蘇麻喇姑拒絕嫁給康熙的第一個理由: 蘇麻喇姑從將康熙認作弟弟、當成主子那天開始,就時刻謹記孝莊的叮囑,絕對不敢對康熙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蘇麻喇姑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其實這一點從蘇麻喇姑用芨芨草救康熙這件事情便能看得出來。
既然蘇麻喇姑從小便認定康熙是自己的主子、弟弟,便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即便是知道違抗懿旨會被處死,但她還是堅決地抗旨了。
當然僅憑這一點理由還是不夠的,畢竟哪有宮女不愿意「飛上枝頭變鳳凰做鳳凰」的,對方還是千古一帝、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康熙。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讓蘇麻喇姑「不敢」做康熙的妃嬪。
蘇麻喇姑被封為德妃后,康熙非常高興,便直接去找蘇麻喇姑,沒想到蘇麻喇姑提出自己并不想做什麼德妃,康熙以為蘇麻喇姑是因為伍次友才不想嫁給自己的。
蘇麻喇姑是這樣跟康熙說的:奴婢確實喜歡伍先生,但是伍先生走了奴婢的心也死了。蘇麻這輩子都不想嫁人,只想做皇上的奴婢,一輩子伺候皇上。
蘇麻喇姑是真的不想嫁人嗎?
當然不是,若是伍次友能娶蘇麻喇姑的話,蘇麻喇姑會毫不猶豫的跟著伍次友走。但是伍次友的話就像是一根刺一樣扎進蘇麻的心里,蘇麻喇姑很清楚: 皇上喜歡自己,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放自己走,這一輩子只能困在這紫禁城里。
唯一能讓自己平安一生的方式,就是做一輩子「皇上身邊的奴婢」,而非妃嬪!
蘇麻喇姑為何會這樣認為呢?
其實魏東亭的遭遇,蘇麻喇姑看的很透徹。
魏東亭是康熙帝師魏承謨的兒子,從小就陪伴康熙一起讀書,二人的關系非常好,可以說除了老祖宗外,康熙最信任莫過于魏東亭了。
但即便是康熙如此信任的人,在康熙除鰲拜的過程中,竟然派了一位御前五品侍衛在兩年前前往魏東亭的府上做看門人。
根據這位五品侍衛探查到的事情:
魏東亭忠心護主、白璧無瑕;
但是魏東亭的好兄弟郝老四早就投奔了班布爾善(鰲拜的同伙,野心很大,想要當皇帝)
康熙論功行賞完以后,便直接下旨將郝老四處死了。
魏東亭大驚失色,驚的是什麼?
一是驚訝康熙居然連自己都信任不過,果然在皇權面前兄弟情都不算什麼?
二是驚訝康熙的心思居然如此縝密,竟然探查的到自己身邊的兄弟中出現了叛徒。
在驚訝的同時,魏東亭難道沒有失望嗎?
當然有!
在蘇麻喇姑提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魏東亭讓蘇麻喇姑不要再說了,便是表現出了自己的失望。但對方是皇上,魏東亭即便是再失望,也只能是忍著。
這一點魏東亭不如蘇麻喇姑,魏東亭不敢反抗皇權。
蘇麻喇姑是真的信任魏東亭,將肺腑之言全都告訴了魏東亭,大概的意思可以總結為兩點:
第一點:皇上的女人、后宮的妃嬪看上去風光,有地位,但是為了爭寵都是各種算計,蘇麻喇姑并不想過這樣的日子。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并不是自己的男人。若是皇上寵愛哪位嬪妃,便會去哪位妃嬪的宮里瞧瞧;但若是妃嬪失寵,真的就是連太監都瞧不起。
可以說蘇麻喇姑將后宮妃嬪們的狀況看的相當透徹,自己壓根不想過這樣的日子。
第二點:魏東亭是康熙最信任的兄弟,但是在面對皇權受到威脅時,康熙連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都懷疑,這一點魏東亭是既害怕又失望。同時寒了心的還有蘇麻喇姑,既然做皇上的妃嬪、身邊的近臣侍衛是一個火坑,蘇麻喇姑寧愿做一個侍女,也不想跳入火坑之中。
可以說蘇麻喇姑在這件事情上真的是人間清醒,在拒絕做康熙德妃后,蘇麻喇姑雖然帶發修行成了尼姑,但照樣還是在孝莊與康熙身邊伺候,是康熙與孝莊最信任的身邊人。
蘇麻喇姑丟掉了一個德妃娘娘的名分,但是卻得到了更多:
雖只是一個侍女,但其在宮里實際上的地位比一些妃嬪都要高的多,在往后的劇情中,大臣以及康熙的妃嬪對蘇麻喇姑的稱呼便已經說明一切了:
蘇麻大姑姑
蘇麻姐姐
大師
蘇麻并無實權,也并沒有什麼名分,卻能被如此稱呼,可以看得出蘇麻喇姑在宮里的實際地位是非常高的。
也難怪康熙在第一次南巡時,會將蘇麻喇姑帶在身邊。
對于孝莊而言,只有蘇麻喇姑陪在康熙身邊她才會放心。
《康熙王朝》中還有這樣一個片段:年邁的孝莊很是喜歡并且信任容妃,對容妃說:我把皇上托付給你了,你要永遠善待他、陪伴他。
可見孝莊只信任兩個人來照顧康熙,一個是蘇麻喇姑,一個是康熙的容妃。
孝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此時蘇麻喇姑也已經歲數不小了,身體還不好,孝莊便將照顧康熙的重擔轉移到了年輕的容妃身上。
蘇麻喇姑并不想做康熙的妃嬪,難道真的是因為她愛的人伍次友,而非康熙嗎?
當然不是!
其實蘇麻喇姑是愛康熙的。
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時,因為糧草大營被毀,朝廷需要盡快運送糧草前去漠北大營。張廷玉奉命押送糧草,在臨走之前先去看了孝莊太皇太后,孝莊囑咐兩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不要告訴康熙她生病的事情;
另一件事就是讓張廷玉前去蘇麻喇姑那里一趟,問問蘇麻喇姑有沒有什麼話要告訴康熙?
蘇麻喇姑便給康熙寫了一封信,告訴康熙: 丫頭這輩子只深深地愛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自己的主子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敢表達自己的愛,不想做康熙的妃嬪,就是因為康熙是蘇麻喇姑的主子。
就因為「侍女與主子」身份上的差距,讓蘇麻喇姑將自己真實的感情在心里隱藏了一輩子。這樣看的話很多人可能認為蘇麻喇姑古板,既然愛康熙那便做康熙的妃嬪,為康熙生兒育女。
但蘇麻喇姑真的不敢保證自己如果做了康熙的妃嬪,會得到康熙一輩子的愛與尊重。
但在康熙身邊做侍女不同,可以隨時隨刻見得到自己心愛之人,一直在他身邊伺候,除了不能為康熙生兒育女,蘇麻喇姑其他的都可以做。
能在自己心愛的人身邊陪伴一輩子,對于蘇麻喇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但是蘇麻喇姑最終還是沒有那個勇氣將自己心里話說給康熙聽,將寫好的信直接給燒了,讓張廷玉告訴康熙:她寫了一封信,但是又燒掉了。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蘇麻喇姑愛的人只有康熙,為何會讓伍次友帶自己走呢?這不是矛盾嗎
其實這并不矛盾!
蘇麻喇姑想讓伍次友帶自己走,是因為蘇麻喇姑欣賞伍次友,伍次友也是喜歡蘇麻喇姑;若是伍次友真的能帶自己離開皇宮的話,蘇麻喇姑最起碼可以得到一輩子的尊重與舉案齊眉。
蘇麻喇姑雖然愛康熙,但是并不敢做康熙的妃嬪。
若是伍次友真的能帶走自己的話,蘇麻喇姑便可以真的斷了自己對康熙的感情。
其實我們仔細看劇情,蘇麻喇姑原本是一直陪伴康熙身邊的,但是一直到容妃出現后,蘇麻喇姑出現在康熙身邊的次數便很少了。康熙偶爾會來天心庵看望蘇麻喇姑,蘇麻喇姑看到有端莊大方而且善解人意的容妃陪伴康熙身邊,便可以安心修行了。
孝莊之所以讓張廷玉去找蘇麻喇姑,是因為孝莊對蘇麻喇姑看的很透徹,知道蘇麻喇姑愛的人是康熙,希望蘇麻喇姑能在病逝前將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要不然便真的沒有機會了。但蘇麻喇姑還是選擇將自己的感情隱藏在心里,并且帶著這個秘密圓寂。
在《康熙王朝》中其實蘇麻喇姑真正愛的人只有康熙,只是礙于身份不敢大膽地追求所愛;其實她選擇的一生陪伴康熙身邊左右,哪怕做一個侍女,這樣的方式也很不錯。畢竟能夠長久陪伴愛人身邊,比任何的名分都要重要。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蘇麻喇姑跟康熙相差了四十幾歲,僅比孝莊太皇太后小了一歲,按照輩分來說,蘇麻喇姑是康熙祖母輩的人,二人之間自然不會產生男女之情。
不過蘇麻喇姑與康熙之間的感情確實也非同一般:
康熙年幼時蘇麻喇姑教康熙寫字
康熙得天花時是蘇麻喇姑在身邊照顧
孝莊病逝后,康熙便將皇十二子胤祹交給蘇麻喇姑親自撫養
蘇麻喇姑病逝后,康熙下旨以妃嬪的規格下葬
可以說蘇麻喇姑的存在在整個大清都是獨一無二,能將侍女做成這樣的程度,確實很不簡單。在《康熙王朝》中將蘇麻喇姑設定為跟康熙差不了幾歲的人,不過是劇情的需要。
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人物關系,這樣才會更好的了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