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帝王來說,談戀愛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因為作為九五之尊,帝王享有全天下美女的選擇權,只有他挑剩下,其他人才能挑,而被挑中的美女,作為帝王后宮的一份子,人生從此麻雀變鳳凰,不僅榮華富貴,享用一生;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因此,全天下的美女大多數都不會拒絕成為皇帝的女人。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喜歡美女,歷史上總共有接近500位帝王,其中就有一些帝王的愛好比較特殊,有寵幸男寵的漢哀帝;有喜歡自己姐姐的劉子業,還有專門對孀婦下手的曹操(曹操不是皇帝)……
但有一位皇帝的愛好卻是讓人瞠目結舌,他不喜歡美女,不喜歡熟婦,也不喜歡小蘿莉,他愛好的是老婦。
他就是著名的「母子戀」皇帝-明憲宗朱見深。
一說起朱見深,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跟比他大17歲的萬貞兒之間的愛恨糾葛。
那麼,這位萬貞兒又是誰呢?他跟明憲宗朱見深之間又有哪些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呢?她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讓明憲宗一生只寵愛她一人呢?
朱見深和萬貞兒
朱見深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經歷,足以填滿一部狗血的古裝電視劇,尤其是跟大他17歲的萬貞兒之間的愛情糾葛,更是讓他身上的傳奇色彩更加濃厚。
那麼,這位萬貞兒又是何許人也?
萬貞兒的父親叫萬貴,當年因為親屬犯罪而被貶至霸州,為了不讓當時年僅4歲的女兒萬貞兒陪自己千里流亡,也為了能夠讓自己老有所依,萬貴在上路去霸州之前,托付自己的同鄉將當時年僅4歲的萬貞兒送進皇宮當宮女;就這樣,宮女萬貞兒成了孝恭孫皇后的宮女;由于她懂事乖巧,長得又漂亮,所以年僅4歲的萬貞兒深得孫皇后的喜愛。
正統14年,發生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御駕親征瓦剌的時候,被瓦剌大軍給俘虜了,關于這一段歷史,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有具體寫到。
國不可一日無君,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之后,其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立當時年僅2歲的朱見深為太子,而此時的萬貞兒已經是19歲的妙齡少女了,朱見深被冊封為太子之后,孫太后就派遣萬貞兒去照料年僅2歲的太子朱見深的起居生活。
從此之后,幼小的太子朱見深與妙齡宮女萬貞兒形影不離,一輩子也沒有分開過。
小時候的朱見深和萬貞兒
幾年之后,朱祁鈺帝位漸穩,他不想將皇位再傳回自己的哥哥一脈,于是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可憐的朱見深僅僅當了三年太子就被廢黜了,俗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落草的鳳凰不如雞……一個被廢黜的太子在偌大的皇宮中是沒有任何地位的,無論是皇子公主,還是王公大臣,甚至是太監宮女都可以欺負;由此可見,年僅5歲的廢太子朱見深過得有多艱難。
在這段最艱難的日子里,年僅5歲的朱見深可謂是如履薄冰,從萬人追捧的太子一夜之間變成了人人唾棄的沂王,所有人都離他而去,沒有人再去巴結他,更沒有人再去關心他,這段經歷給幼小的朱見深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但幸好,就在所有人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卻還有一個人始終陪伴著他,對他一如既往,不離不棄;而這個人,就是照顧他生活起居的「保姆」-萬貞兒。
萬貞兒并沒有如那些墻頭草一般的人一樣離朱見深而去,而是一如既往地照顧朱見深的生活起居;在朱見深最艱難的這段日子里,萬貞兒如母親一般的照顧他,如姐姐一般的鼓勵他,讓年僅5歲的朱見深漸漸又看到了希望。
小時候的朱見深
誰也不知道萬貞兒的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或許是在偌大的皇宮中,她唯一的靠山就是孫太后,如果不按照孫太后的意思做,她的人生將會非常凄慘;亦或者她也想賭一把,賭這個被廢的太子將來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那麼自己也將擺脫宮女的身份,榮耀萬丈……反正,這一對主仆就這樣相依為命。
時間一長,朱見深漸漸地對萬貞兒產生了依賴心理,這一對落魄主仆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相互依賴,相互慰藉,一直等待著……等待著曙光的再次降臨,等待著命運的再次抉擇。
只要心中有希望,老天一定會眷顧你的,不是嗎?
而希望就在眼前,離他們已經不遠。
景泰八年,景帝病重,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再次登基稱帝,屆時剛滿11歲的朱見深終于迎來了曙光,被冊封為太子。
萬貞兒賭對了,朱見深這個廢太子真的東山再起了。
朱祁鎮
自朱見深2歲開始,萬貞兒就開始照料他的起居生活,一直到如今朱見深已經11歲了,而萬貞兒也已經成了28歲的老宮女了。
萬貞兒足足和朱見深在一起生活了9年;朱見深自小不與自己的母親在一起生活,因此,萬貞兒在他的生命中,扮演著亦母亦姐的角色。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朱見深漸漸地對這個亦母亦姐的宮女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或許是萬貞兒雖然已經年紀不小了,但仍是處子之身,且肌膚勝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對她產生異樣的情愫在所難免;也或許是他們從小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多年,而朱見深又沒有接觸過其他女性,因此把這種親情當成了愛情……
總之,他們這一對主仆的關系隨著朱見深的逐漸長大而變了味道。
朱見深和萬貞兒
天順六年,孫太后病死,當時已經15歲的太子朱見深則趁機將萬貞兒要進了東宮,成了自己的貼身侍女;而此時的萬貞兒已經年滿32歲了,在中國古代,32歲的女子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女人了,有很多的女子在這個年紀已經當奶奶了,而萬貞兒卻還是肌膚勝雪,宛如二十歲左右的少女。
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唯一阻礙孫太后已經去世了,對萬貞兒早就心存旖旎想法的朱見深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將萬貞兒拐到自己的東宮,成了自己的「貼身」侍女,確實是夠「貼身」的,他們兩人瞞著宮里人直接貼到了床上,水乳交融,無媒茍合。
我們不知道萬貞兒對于朱見深是怎樣的一種心思,是一種母親對于孩子的親情,還是姐姐對于弟弟的親情,或者是奴婢對于主子的尊重,亦或者是真的存在愛情等等,我們不得而知;但朱見深對于萬貞兒的感情卻是真摯的,而且是一輩子都沒有變過。
朱見深和萬貞兒
天順八年,明英宗駕崩,17歲的朱見深繼承大統,是為明憲宗;按照古代的制度,新皇登基之后,是要冊立皇后的,在這一重要事情上,兩宮太后(周太后和錢太后)可謂是費勁了心思,早在明英宗朱祁鎮還在世的時候,她們就已經開始著手此事了,當時她們給朱見深海選了12名淑女作為候選人,然后在這12名淑女中挑選了吳氏,王氏和柏氏3位品德端正,相貌美麗的女子作為最終的入圍名單,讓她們住在宮中,慢慢考察。
朱見深登基之后,生母周太后命令司禮監牛玉在這三名淑女中選定一位作為皇后,牛玉對周太后說: 「先帝在位時,屬于吳氏和王氏,我看那二位姿色相貌倒是差不多,分不出誰更美麗端莊,仔細看起來,似乎吳氏更為賢良淑德。」
牛玉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周太后于是就采納了他的意見,為自己的親兒子朱見深選定了吳氏為皇后,錢太后當然不會有意見,畢竟朱見深不是她的親兒子。
在中國古代,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極少有子女髮表自己的意見的,就算是帝王,在婚姻大事上,也得聽長輩的。
可朱見深不這麼想,他已經找到了此生所愛,那就是萬貞兒,也不知道兩人何時對著月亮或者在床上激情的時候已經海誓山盟要永不背叛了;總之,在朱見深聽說他親媽要立吳氏為皇后的時候,立馬開始跳腳,死活都不干,非要立大他17歲的萬貞兒為皇后。
萬貞兒
他的這一舉動嚇傻了周太后,正值青春期的太子在皇宮之中孤單寂寞,對身邊有點姿色的宮女下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讓周太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竟然和一個跟自己年紀一樣大的宮女有了私情,而且還是愛的死去活來的那種;不僅如此,這個宮女不但年紀大,長得也非常一般,相貌類似于男子;更加重要的是,他還非得要立那個老女人為皇后。
真的是百密一疏啊,當年為了保護年幼的皇太子不被朱祁鈺殺害,才派了萬貞兒照顧他,沒想到這個女人卻來了個釜底抽薪,直接把自己兒子照顧到床上去了。
朱見深為了讓萬貞兒當上皇后,對著自己的親生母親撒潑打滾,可他就算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沒用,萬貞兒是不可能做大明皇后的。
首先,萬貞兒出身不好,她是罪臣之后,明朝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將皇室子弟娶妻子的標準降得很低,平民之女也可以娶進皇室,但是罪臣之女就有點看不過去了,更何況還是當皇后。
其次,萬貞兒身份低微,她只是一個身份卑賤的宮女,說到底就是一個保姆,這樣的身份怎麼能母儀天下呢,大明的臉面往哪里擱。
朱見深和萬貞兒
最后,萬貞兒年紀實在太大了,要是大個七八歲的還好說,整整大了17歲,跟朱見深的生母周太后一樣大的年紀,這樣的年紀要是當了大明皇后,那還不得讓天下人笑掉了大牙,不止朝廷臉面盡失,連皇室都跟著抬不起頭來。
介于以上原因,萬貞兒肯定是坐不上她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的,別說周太后不愿意,大明王朝的臣子恐怕也得抱著皇帝的大腿哭得死去活來,有些忠烈人士說不好還得在皇宮中上演以頭撞柱,以死明志的戲碼來阻止皇帝,要是真的鬧出這樣的笑話,那朱見深這個皇帝恐怕會被后世之人生生世世的恥笑,一世英名毀于一旦,太得不償失了。
于是,實在沒有辦法,明憲宗朱見深只得聽從母命,和吳氏完婚,并且只給了萬貞兒一個貴妃的身份。
但是,狗血的事情出現了;明憲宗和吳氏完婚之后,并沒有對貌美如花,賢良端莊的吳皇后有任何依戀,而是一頭扎進了萬貴妃的寢宮。這一行為直接讓宮里的人目瞪口呆,新婚的皇帝不在皇后的寢宮待著,反而跑到了貴妃的寢宮里,搞得好像皇帝跟貴妃成親一樣。
由此可見,成化皇帝朱見深是一個有「戀母情節」的人,她確實不喜歡那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只對萬貞兒有情,其他女人就算長得再漂亮,也跟骷髏無異。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朱見深一猛子扎進了萬貴妃的寢宮,兩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直接將新冊封的皇后晾在一邊,不聞不問,好像皇宮里根本沒有這個人一樣。
由此可見,朱見深對于萬貞兒的感情多麼的熾烈,放著后宮佳麗不寵幸,獨獨寵幸一個又老又丑的女人, 《明史》中記載:「自明興以來,帝最為隆于內寵矣。而其終身所絕幸者,獨貴妃一人。」
剛結婚就開始守活寡,吳皇后一肚子委屈無處發泄,再加上萬貴妃仗著皇帝的寵幸,對吳皇后愛答不理的,一個貴妃不給皇后好臉色,將吳皇后氣得要死,只能把所有的怨氣全部撒在萬貴妃身上。
終于,皇帝就算再寵幸萬貴妃,也不可能一整天都待在萬貴妃的寢宮里,他總是要上朝的,在朱見深上朝期間,吳皇后逮到了機會,她直接帶人沖到了萬貴妃的寢宮里,對萬貴妃動了刑,將萬貴妃打的皮開肉綻,血肉模糊。
吳皇后看不清形勢,不知道朱見深跟萬貴妃之間的關系情況,以為自己已經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了,就可以統領后宮了;她以為她打的只是一個長得又老又丑的宮女,殊不知,她這一巴掌直接打到了皇帝的臉上。
吳皇后
朱見深散朝聽說此事之后,怒不可解,紅著臉要去找吳皇后的麻煩,萬貞兒此時表現出了她心機深沉的一面,她一面阻止明憲宗朱見深去找皇后的麻煩,一面卻裝可憐,哭哭啼啼,待憲宗伸手解開了萬貴妃的衣服,看到那雪白嫩滑的肌膚上面全是一條條紅色的血痕之后,朱見深心痛如刀割,恨不得自己替他可憐的貞兒去受這份罪;于是,對吳皇后恨到極點的朱見深終于爆發了,他發誓要讓這個狠毒的婦人付出代價。
第二天,怒火中燒的朱見深就闖進了周太后的寢宮,揚言要廢后,周太后一聽自己的兒子又為了萬貞兒那個老婦人鬧得雞飛狗跳,頓時頭大如牛,只能勸解道: 「冊封皇后剛剛才一個月,你就要廢后,這不是鬧笑話嗎?」但憲宗現在滿腦子都是萬貞兒那可憐兮兮的模樣,心中絞痛無比,恨意更深,他堅持要廢后。
而周太后也被這個兒子給弄煩了,只能由著他的性子來,不想管了;于是,一紙詔書下達: 「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于別宮待期。太監牛玉卻收受賄賂,復選吳氏。冊立禮成之后,朕見其舉止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后,廢吳氏別宮。」
由于朱見深要廢后,生母周太后氣得大罵朱見深
吳皇后冊封皇后才滿月,就這樣被廢了,還被打入了冷宮,理由是 「舉止輕佻,德不配位。」但明眼人都知道,吳皇后被廢的真實原因根本不是她的德行問題,試問一個在眾多女子中海選出來并且觀察許久才被冊封的皇后,她的德行能夠差到哪里去;這只是皇帝廢后的借口而已,真實的原因就是因為吳皇后得罪了萬貴妃。
吳皇后被廢之后,成化皇帝朱見深還是想立萬貴妃為皇后,但是周太后看她年紀太大,長得又不怎麼樣,堅決不同意;最后,朱見深只得再次妥協,立王氏為皇后。
後來繼位的王皇后生性懦弱怕事,加上有前車之鑒在;因此在萬貴妃的淫威之下,戰戰兢兢,處處忍讓,如履薄冰,只想當個傀儡皇后;這是一個聰明人,她知道成化皇帝只喜歡萬貞兒,因此也不指望皇帝能夠雨露均沾,她只想在這吃人的皇宮里保住自己的小命,不想把心思浪費在一個對自己無感的皇帝身上。
而萬貞兒卻以一個卑微的宮女身份,徐娘半老之身,竟然一舉奪魁,打敗了后宮所有的妃子,寵冠后宮,雖然沒有皇后之名,卻是成化年間無名有實的后宮之主,一時之間風光無限,榮耀萬丈;至于憲宗的兩位皇后吳氏和王氏,一個剛剛新婚就開始守活寡,另一個卻當了一輩子傀儡,終老皇宮。
這兩位皇后的遭遇,讓人心生憐惜之余,不得不感嘆:最是無情帝王家。
萬貞兒寵冠后宮
朱見深對萬貞兒的寵愛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古往今來,很少有妃子能夠得到帝王這樣的寵愛,就算美如楊貴妃這樣的絕代佳人,李隆基也還是時不時的在外面偷吃,畢竟作為帝王來說,他不可能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的。
但朱見深做到了,他一輩子確實為了萬貞兒而放棄了其他的女人,他對萬貞兒的寵愛,讓萬貞兒在后宮越發膨脹,她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愛護他,溫柔的女子了,而是一個為了得到帝王的寵愛,不惜一切代價的狠毒婦人。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后宮地位更加穩固,萬貞兒不惜一切代價的把朱見深留在自己身邊,目的就是想生個兒子,以朱見深對她的寵愛程度來說,她如果真的誕下龍種,將來必然是太子。
1465年,35歲高齡的萬貞兒終于為朱見深誕下了孩子,而且還是個男孩,朱見深大喜過望,立馬冊封萬貞兒為皇貴妃;萬貴妃母憑子貴,地位更加穩固,在后宮更是驕橫跋扈,誰也不放在眼里。而朱見深也有意讓這個孩子將來做太子,接他的班。
萬貴妃生子
但是好景不長,孩子出生一年不到,竟然夭折了;萬貴妃悲痛欲絕,本來想憑借這個孩子讓自己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可惜現在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此后,無論萬貞兒如何努力,隨著年紀漸長,再無所處,這對于她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打擊。
而沒有孩子的萬貴妃整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她年歲大了,已經無法再生育了,可是后宮里的其他女人都是風華正茂,身體康健;因此,她時刻擔心后宮其他妃子憑借孩子取代她的地位。
成化4年,也就是公元1468年,京城出現了彗星事件,這件事震動了皇宮,有大臣開始勸諫帝王,請求皇帝擴大后宮,雨露均沾,以廣后嗣。這可把萬貞兒嚇壞了,她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如果成化皇帝真的擴大后宮,多生兒子,那不久之后,后宮就再也沒有她的位置了。
她時刻監視著朱見深和其他嬪妃的來往,如果有其他嬪妃懷孕,那麼萬貞兒送的第一份禮物肯定是墮胎藥,她絕不允許其他嬪妃給朱見深生兒子。
萬貴妃寵冠后宮
柏賢妃(前面提過)曾經就偷偷地為朱見深生下過一個兒子,剛剛被立為太子,第二年就突然暴斃了,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孩子是被萬貴妃害死的,史書上也沒有記載,但是當時的人們心里都清楚,這肯定是萬貴妃干的。
就算如此,朱見深從來沒有埋怨過萬貴妃,依然對她寵愛有加,任憑她殘害自己的親生骨肉。
在朱見深看來,萬貞兒不僅僅是她的貴妃,更是陪伴他一起長大的伙伴,在他最艱難的歲月里,對他不離不棄,愛護有加;如果沒有萬貞兒當年的生死相隨,也就沒有如今的成化皇帝朱見深。
所以,在朱見深心里,萬貞兒不僅僅是他的貴妃,更是對他有天大恩情的人,他欠萬貴妃的,只能用他一輩子的愛來還,這樣的愛情簡直就是盲目得可怕。
而在萬貞兒心里,恐怕從來沒有愛過朱見深,她只想通過朱見深實現自己的野望;但凡她對朱見深有一丁點的愛,她不會不明白朱見深的心里,他這輩子都不會離開萬貞兒的。
萬貴妃
盡管萬貞兒在宮中實行如此的高壓政策,但她終究還是百密一疏,有一個皇子存活了下來,而這個存活的皇子連朱見深都不知道,他一直以為自己無后。
那是1470年的一天,朱見深在皇宮之中邂逅了一個面容姣好,知書達理的宮女,這個宮女就是紀氏。
關于紀氏的具體情況不在這里贅述了。總之,朱見深邂逅了紀氏之后,發生了一段不可描述之事,事后連朱見深自己都忘記了這個小宮女,也就是皇帝在皇宮里偶爾閑逛,看到了一個長得好看的宮女,一時之間春心萌動,臨時寵幸了她。
而就是這一次的邂逅,紀氏懷上了孩子。而這個孩子,就是後來明朝帝王中,大名鼎鼎的明孝宗朱佑樘。
皇帝舒服了拍拍屁股就走人,留下了一個可憐的懷著身孕的妙齡女子獨自生下了皇子。
我們不知道以紀氏卑微的宮女身份,是如何隱瞞了自己懷孕的事實,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在萬貞兒的窮追猛打之下生下了皇子;幸運的是,雖然生活在吃人的皇宮之中,但還是有人間溫暖存在的。據說善良的宮女、太監等都一起幫忙,才保全了孝宗皇帝。
朱佑樘生母-紀氏
但據說孝宗皇帝剛生下來的時候,頭頂有一寸左右是沒有頭髮的,據後來的太醫所說,這是因為墮胎藥對于胎兒的損傷所知;很顯然,當年的紀氏以及她肚子里的孝宗皇帝確實還是遭到了毒手,但上天垂憐,真命天子命不該絕。
當時的孝宗皇帝雖然活了下來,但沒人能夠想象他到底能夠活多久,萬貴妃如果得知朱見深還有子嗣在世,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因此,這個孩子在后宮之中活得極為艱難,最終還是廢皇后吳氏將孩子放在冷宮的夾墻之中偷偷撫養,孩子才平安的活到了6歲。
在孝宗皇帝還是六歲孩童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有一天,太監張敏給朱見深梳頭,朱見深在鏡子里看到自己的白發,突然感嘆道: 「老將至矣,無子。」張敏是知道真相的,因為他一直在參與保護皇子的任務,他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斗膽相告: 「圣上已有后,匿不敢現。」憲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驚又喜,立馬讓張敏帶他去冷宮,他這才見到了自己已經6歲并且是唯一活下來的一個兒子-朱佑樘。
憲宗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后,非常高興,老淚縱橫,抱著孩子說: 「是吾子,類我。」
小時候朱佑樘
幾個月之后,朱佑樘被立為皇太子,為了防止太子再次遭到萬貴妃的毒手,朱見深將孩子帶到了自己所住的仁壽宮里,才使得這位明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平平安安的長大成人。
但太監張敏和朱佑樘的生母紀氏就沒那麼好命了,萬貴妃在得知這一切事情的真相的時候,驚怒交加,沒過多久,紀氏就死了,死因是自縊而亡,但明眼人都知道,她是被萬貴妃所害。接著,太監張敏吞金自盡。
萬貴妃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置皇權傳承于不顧,到處加害朱見深的妃子以及孩子,以至于10多年內朱見深都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可以說,她的行為實在過于自私自利。
而朱見深卻沒有像古代其他帝王那樣,因為她年老色衰,或者沒有誕下龍種而冷落于她;甚至在萬貴妃滿皇宮的加害他的妃子和孩子的時候,他也沒有阻止過,任憑自己的孩子被她加害致死也不想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甚至在萬貴妃的孩子去世之后,對她更加寵愛。
孝宗皇帝在朱見深的保護之下長大成人之后,萬貴妃也知道事已至此,她已經無法再做什麼了,于是也收斂了自己的行為,這才有了后面朱見深十多個兒子的相繼出生。
萬貴妃
但是,萬貴妃當年的事情雖然朱見深在位期間是不會追究的,可一旦朱佑樘上位,那萬貴妃的日子就不會好過了,所以看到了這一點的萬貴妃,又開始想法設法的攛掇朱見深廢黜太子。
隨著朱見深其他幾個兒子的出生,讓萬貴妃看到了廢黜的希望。于是,她在大太監梁芳和韋興的攛掇下,不斷的對朱見深吹枕頭風,時間一長,朱見深終于心動,聽信了萬貴妃的讒言,計劃廢黜朱佑樘,另立興王位太子,無論朝廷大臣怎麼勸諫都沒用,朱見深廢黜太子的心思異常堅定。
眼看太子就要被廢黜了,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就是泰山連續發生地震,欽天監的官員說泰山地震應在太子身上,朱見深認為,朱佑樘是上天注定的合法繼承人,不能隨意廢黜,否則將遭遇天譴,于是恐懼之下,便打消了廢黜太子的念頭。
由此可見,朱見深為了他與萬貞兒之間的感情,犧牲實在太大了,也將萬貴妃寵的無法無天,這才導致成化年間的后宮波濤洶涌,驚濤駭浪。
而且,成化年間的的亂政跟萬貴妃也有一定的關系,大太監汪直,梁芳,韋興等人都跟萬貴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打著萬貴妃的旗號,到處斂財,專權跋扈,陷害忠臣;甚者有一個姓萬的官員為了巴結萬貴妃,不惜與萬貴妃的娘家聯宗續譜,他也因此得到萬貴妃的賞識,官路亨通,一路做到了內閣首輔,權勢很大,成為萬貴妃在朝堂之上的利益代表。而這些,朱見深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萬貴妃禍亂朝綱;可見,朱見深對于萬貞兒的寵愛到了何種程度,簡直是沒有一絲底線了。
萬貴妃
五: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明朝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其他皇帝的壽命似乎都不長,最多也就活到了57歲,而朱見深駕崩的時候才41歲,可以說正當壯年。
我想,這其中的原因跟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是「癡情種子」有關;而明朝的這些癡情帝王中,朱見深無疑是最癡情的一位,他對萬貴妃的癡心程度可謂冠古絕今,簡直不惜一切代價去愛她。
當時,就有人感慨他們之間的愛情: 「自古以來,所有的嬪妃之中承恩最晚,最專,最久的人就是萬貴妃了,以往朝代從來沒有過。」
那麼,朱見深為什麼那麼喜歡萬貞兒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幾點看法:
1、朱見深有強烈的戀母情結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子出生,宮里規定都是由其他妃子撫養成人,而不是由自己的生母撫養,主要是怕母子感情太深,將來出現母子聯合,或者外戚專權等這樣的事件。
而朱見深的童年卷入皇位之爭,每天處在惶恐之中,這段經歷讓他養成了內向,懦弱的性格;而這段最黑暗,最艱難的日子里,是萬貞兒一直守護著朱見深,不曾有片刻分離;是萬貞兒給了他如母親般的愛,如姐姐般的溫暖,如情人般的溫柔。
因此,萬貞兒在朱見深的心目中,就有了母親,姐姐兼職情人的多角色定位,這也是憲宗朱見深一輩子寵愛萬貞兒的最大原因。
朱見深和萬貴妃
2、萬貞兒知道如何獻媚未來的皇帝
萬貞兒在朱見深2歲的時候,就被派去照顧朱見深,那時候的朱見深已經是皇太子了;而在朱見深被廢黜之后,由于她是受了孫太后的命令,她又不敢中途放棄,否則她也無法活命,只能將一生命運賭在這個廢太子身上,她賭這個廢太子不會永遠這樣下去,只要好好的守著他,將來還是有可能守的云開見明月的;實際上,她沒有其他的選擇,想要擺脫奴婢的命運,只能巴結上一個好主子,而巴結主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獻媚;所以,她將自己全部的熱情以及個人未來的榮華富貴以及人生理想等都化作了愛傾注在朱見深的身上,以期將來能夠獲得巨大的回報。
而朱見深一直是她陪伴著長大,她了解朱見深的性格,喜好等,所以她能夠輕易的將朱見深玩弄于鼓掌之中。
在朱見深重新冊封皇太子之后,她知道屬于她的機會終于來了,于是,她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了朱見深,讓朱見深愛她到無法割舍的地步。
朱見深和萬貴妃
3、萬貞兒城府很深,,她知道怎麼得到皇帝的寵愛
從萬貞兒之前的表現來看,她是一個頗有城府的女子,她將朱見深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不允許其他嬪妃沾染。
從她挑撥朱見深廢黜吳皇后事件上就能夠看出來,她一直招惹吳皇后,讓吳皇后厭惡自己,繼而對她出手,她再假扮可憐,讓朱見深憐惜自己,最后達到廢后的目的。
雖然她最終沒有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但繼位的王皇后從此不敢招惹她,明哲保身;這樣萬貞兒雖然不是皇后,但已經成了明朝后宮真正的主人了,并且得到了朱見深的專寵,可謂是一舉兩得。
4、萬貞兒的獨門絕技「御夫術」
傳聞在一些野史記載中,說萬貞兒的床上功夫十分了得,她專門研究過「御夫術」,但正史中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但是,從兩個方面可以窺見;一是蔡東藩先生對于萬貞兒的評價可以看出:
「以三十余歲之萬貴妃,乃寵冠后宮,權傾內外,竊不知其何術而得此。意者其有夏姬之術歟?觀其陰賊險狠,娼嫉貪私,則又與呂雉、武曌相似。天生尤物,擾亂明宮,雖曰氣數使然,亦憲宗不明之所致耳。」
蔡東藩先生明確說明她的床笫之術跟春秋戰國時期的夏姬很像,而性格上跟呂雉,武則天相似,擾亂后宮所必備的條件她都有了。
萬貴妃和朱見深
另外,憲宗的親母周太后曾經跟朱見深有過一次對話,從中可以看出問題,周太后曾經問朱見深: 「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意思是她哪里漂亮了,為什麼你專寵于她。憲宗回答道: 「臣有疝疾,非妃撫摩不安。」就是說我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只有她的按摩才有效果。
縱觀萬貞兒的一生,她出身不好,身份低微,卻憑借宮女的身份,一步步爬到了貴妃的位置,從這一點來看,這就是一個不簡單的女子;而她比憲宗皇帝大了整整17歲,卻一生都得到憲宗皇帝的專寵,不得不說她有一定的城府,而且城府很深;不僅如此,萬貞兒實在算不上是漂亮的女子,正史上對她的記載是「類似于男子」,就是這樣一個長得不好看,年紀還大的女子,卻將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直到死都相隨,不得不說,她有一定的過人之處。
成化23年,58歲的萬貴妃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病逝于皇宮,她的葬禮規模異常宏大,跟皇后的待遇一樣;而萬貞兒去世之后,成化皇帝朱見深非常難過,悲痛欲絕,傷心的說道: 「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
幾個月之后,朱見深在抑郁和悲傷中病逝,跟隨萬貞兒而去。
人世間最深的情感莫過于生死相隨,成化朱見深對于萬貞兒的感情實在是太深了,連明代文人沈德符也不禁嘆道: 「情之所鐘,遂甘棄臣民于不顧。」
朱見深確實是一個深情的人,他對萬貞兒的愛感動了無數世人,對于現代的人來說,他喜歡一個17歲的女人也很正常,現代「姐弟戀」多得是,我們也能夠理解。
但他的愛卻到了偏執的程度,他對萬貞兒過分寵愛,用情太深,以至于造成明憲宗執政后期的很多弊端,給國家造成了傷害;重要的是,正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恐怕也是明憲宗朱見深只活到41歲的原因之一。
朱見深和萬貴妃
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帝王寵幸妃子的案例有很多,但是像明憲宗朱見深這樣的實在是少數。
在后人的心里,朱見深或許是一個好丈夫,一個好情人,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特別不是一個好父親;雖然憲宗皇帝一生一世只愛萬貞兒一人的人生態度讓人欽佩,但他對萬貞兒過分的依戀和寵愛,給當時的后宮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給當時的明朝造成了很多無法挽回的損失,這實在不是一件值得后人稱道的事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列舉了成化皇帝朱見深一生的功績與弊端,認為他對明朝既有貢獻,也有傷害;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成化皇帝朱見深讓從冷宮中走出來的皇太子朱佑樘繼承帝位,成為大明王朝的一代明君,讓大明王朝重新煥發生機,這或許才是他為明朝做出的最大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