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解州城外有個村子叫王裕溝,王裕溝有個小伙子叫王天賜,今年十六歲。
王天賜五歲時母親去世,父親怕天賜受委屈,也沒有再娶親,獨自拉扯兒子長大。
王天賜很孝順,十歲時就跟著父親下地干活,上山挖藥,成為父親的好幫手。
後來,地主把附近的山林也買走了,王天賜和父親不能上山挖藥賣錢了。父親就把王天賜送到地主家當了放牛的小伙計,不但吃飯有了保障,一年多少還能賺點銀子。
馮有財是鎮上的大財主,鎮上有三個店鋪,鄉下有良田數百畝,牛馬成群,原來喂牛的老李頭年紀大了,干不動回家了,馮有財就讓王天賜去喂牛放牛。
馮有財五十多歲,娶了一個妻子,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后再無懷孕。馮有財很不高興,想娶個小妾,但妻子卻不答應。妻子娘家是大財主,而且兒子在縣衙當差,有錢有勢,馮有財是靠老丈人發家的,所以害怕妻子,妻子不同意他娶妾,他也不敢,平日里只能去青樓解解悶。後來,妻子年老色衰,而馮有財身體還很健壯,于是就想暗里養個小妾。
前不久,馮有財暗中買了個叫謝玉蘭的姑娘,并在外面買了房子,想把她養在外面為他生兒子。
謝玉蘭年僅十五六歲,如花似玉,馮有財怕妻子知道,半夜將謝玉蘭抬進馮府,卻不知玉蘭性格剛烈,寧死不從,馮有財便暫時把她關在地下室,等性子磨平了,再弄到外面院中養著。
所以,馮有財雖然娶了小妾,但馮府上上下下都不知道,更沒見過這個小妾。
王天賜剛來不久,也聽到了這些傳聞,但他不關心這些,把牛放好喂好,有飯吃,一個月能拿到一點工錢就滿足了。
因為夜里要喂牛,所以,王天賜晚上就睡在牛棚旁邊的一間屋子里。
這天夜里,王天賜起來喂牛,給牛添好草料,感覺內急,便去了外面的茅廁。
這個茅廁是個公廁,是為長工伙計和其它傭人建的,很是簡陋,只是三面圍墻,茅坑是一個大水甕做的,上面放兩塊木板,兩腳踩在兩塊木板上就可以方便了。
從茅廁出來,王天賜突然看見一只黃鼠狼從他腳下跑了。他追了過去,追到一間屋子時,看見黃鼠狼從門縫里鉆進屋里。
王天賜看見門鎖著,但仔細看,卻發現門環比鎖大,鎖可以從門環里弄出來,于是,他很容易打開了門。
他走進去尋找剛才鉆進去的黃鼠狼,但因為是夜里,里面烏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突然,王天賜聽到屋子墻壁后面有腳步聲傳來,正在納悶,墻壁上的一扇門被推開了。王天賜趕緊閃到一旁更暗的地方,只見一個身穿黑衣服的人從門里走出來,出了屋子走了,而門也自動關上了。
黑影出去后,很快消失在黑黝黝的馮府里,王天賜根本沒看清是誰。
王天賜又看了看那個門的地方,心里想,這出來的人是誰?這里面難道有地下暗室?于是,他試著推那扇門,門開了,他走進去,卻發現里面地上有一個蓋子。
王天賜拉開蓋子,發現下面是一個有台階的暗道。他踩著台階下去,便發現前面有亮光,順著亮光往前走,拐了兩個彎,沒路了,卻看見一間地下室,窗戶里面亮著暗幽幽的燈。王天賜推門,但發現門被鎖著。
里面一定有人,但誰會住在這暗無天日的地下室里呢?
王天賜便在手指放進嘴里弄濕,輕輕地將窗戶紙戳了一個洞,然后往里看,發現里面床上蜷縮著一個很年輕的姑娘,他突然想到了傳說里馮有財的小妾,又想起剛才從這里出去的那個黑影,心想,難道床上的姑娘就是馮有財的小妾,而出去的黑影就是馮有財?
看著蜷縮在床上才十五六歲的姑娘,王天賜突然產生了想把她救出去的想法。
但如何才能救她出去呢?要救她出去,首先要能打開這把鎖,但他沒有鑰匙,如何才能打開這把鎖呢?他輕輕地來到門前,仔細看了看門上的鐵鎖,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只有修鎖匠和小偷能打開。
還是出去再想辦法吧,現在不能驚動姑娘。于是,王天賜輕輕地出了地下暗室,回到牛棚睡覺,但怎麼也睡不著,心里一直想著如何開鎖。
第二天,王天賜上山放牛,坐在山坡上的大樹下,心里還是想如何開鎖,去哪里找修鎖匠,又去哪里找小偷……
這天晚上,王天賜又起來喂牛,給牛添好草料,剛準備回去睡覺,突然發現有一個黑影翻墻進入院內,然後來到馮有財的一間屋子前,好像在開鎖。
看來這是個會開鎖的盜賊,可惜晚上天太黑看不清,好,有了,就讓這個盜賊教我如何開鎖吧。
王天賜十歲時跟著村里一位有武功的師傅學過幾年武功,只是平日里除了早練,從來沒有用過。
他悄悄地走到盜賊身后,突然出手扼住盜賊的喉嚨小聲道,別說話,不然要你的命。盜賊知道遇到高手,于是點點頭。
王天賜說,打開這把鎖。盜賊猶豫了一下又點點頭,然后開始開鎖。只見他拿出一小截鐵絲,插進鎖眼,轉動了幾下,鎖就被打開了。
王天賜說,鐵絲給我,再把鎖鎖上。盜賊又把鎖鎖上。王天賜便拿起鐵絲開鎖,鐵絲插進去轉了幾圈,鎖卻打不開。
王天賜對盜賊說,教我。盜賊手把手教王天賜開鎖,轉了兩圈就開啟了。
王天賜對盜賊說,好了,你可以走了,不過以后別讓我再碰到你。
盜賊結結巴巴地說,好漢,你是哪條道上的?
王天賜說,快滾,是不是不想活了?盜賊不敢再說話,翻墻出去了。
王天賜拿著鐵絲來到地下暗室入口,藏在暗處等了一會,確定里面沒人才下去來到地下暗室。
他對著窗戶說,姑娘,我是來救你的,我現在把鎖打開,你不要出聲。
里面的姑娘聲音顫抖著說,你,你是誰?為啥要救我?
王天賜說,我叫王天賜,是這里的放牛伙計,原來就聽說馮老爺娶了個小妾,卻沒人見過,也不知道在哪里。昨天晚上無意發現這個地下暗室的入口,便來到這里,從窗戶里看到蜷縮在床上的你,才知道外面的傳聞是真的,我看你可憐,想救你出去。說著拿出鐵絲,將鎖打開,進了屋子……
王天賜進入屋里,床上的姑娘這才坐起來和王天賜說話。
天賜說,姑娘怎麼稱呼,馮老爺為啥把你關在這里?
姑娘抽泣著說,我叫謝玉蘭,母親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我和父親。我父親好賭,把家里的田地輸光了,但還欠別人二十兩銀子,于是,他就把我賣給馮有財。可我才十六歲,馮有財已經六十歲了,比我父親還大很多,我死活不答應,就被馮有財的家丁捆起來塞進花轎,抬進馮府。
我不吃不喝,死也不答應嫁給他。他怕我逃跑,就把我關進地下暗室,白天由馮家的丫鬟給我送飯,晚上,馮有財會來逼我,我實在受不了了,我想死……
王天賜說,別亂想,我救你出去,稍等一會就走。
謝玉蘭說,不是那麼容易,馮家天天晚上有巡夜的,大門出不去,我也不會翻墻,根本出不去……
王天賜說,沒事,后院有個小門,我可以打開,你從那里可以出去。
謝玉蘭說,可我出去怎麼辦?有家也不敢回,也不想回去,我都不知道去哪里……
王天賜說,這樣吧,我家在王裕溝,我把你連夜送到我家,你先住在那里,以后再做打算……
謝玉蘭突然跪在天賜面前說,謝謝你天賜,我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你?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就嫁給你。你放心,盡管我被馮有財抓來,但我死都不從,我的身子是干凈的……
天賜說,說什麼謝不謝?你現在遇到難處,我不能見死不救,我不會嫌棄你,但我不能趁人之危,出去再說吧。
于是,王天賜和謝玉蘭出了地下暗室,來到后院。王天賜用鐵絲打開鎖,帶著玉蘭連夜回到家,給父親說了玉蘭的情況,讓玉蘭暫時住在他家,然后又連夜趕回鎮上,從后院小門進入馮家,回到牛棚歇息。
第二天早上,丫鬟去給謝玉蘭送飯,發現玉蘭逃走,立即告訴馮有財。馮有財大怒,但又不敢聲張,便暗中派人到處尋找,但一直沒找到,只好自認倒霉,并計劃再買一個。
卻說玉蘭在天賜家住下,每天只能躲在屋里給天賜父親做飯洗衣不敢出來。
天賜父親見玉蘭是個好姑娘,兒子還沒有媳婦,玉蘭嫁給兒子做媳婦多好。于是,他就問玉蘭愿意不愿意給他做兒媳婦?
玉蘭說,只要天賜不嫌棄她,她愿意嫁給天賜。天賜父親說,你是個好姑娘,只要不嫌我們家窮就好,他不會嫌棄你的。
過了幾天,天賜回家看望玉蘭,也順帶看望父親。父親就提出讓他們倆定親成親。
天賜說,我們離鎮上太近,我和玉蘭要是定親成親,讓馮有財知道了,會有麻煩的。這樣吧,我在馮有財家再干一個月,然后辭了回家,和玉蘭兩個成親,然后去城里找活干。
天賜父親和玉蘭都同意天賜這個辦法。于是,第二天,天賜又去了鎮上馮有財家,并對馮有財說,父親身體不好,需要他照顧,讓馮有財再找個人。
一個月后,馮有財又招了一個十幾歲的小伙計,王天賜便離開了馮家。
然而,等他回到家,父親告訴他,幾天前,玉蘭跟著一個做藥材生意的中年男人走了。
王天賜問,去哪了?父親說,好像是去城里了,她走的時候我不知道。
天賜說,走了就走了,我本來就是讓她在咱們家暫住些日子。再說,咱們家也太窮,她跟著我也不會有好日子。
父親說,那你已經離開馮財主家,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天賜說,爹,我也想去城里看看,聽說城里活比較好找,賺錢也比在鄉下容易。
父親說,那你去吧,我給你準備行李。
第二天,父親給天賜帶了二兩銀子,說,出門在外,不要餓著凍著,真找不到活兒就回來。
天賜說,爹,我都長大了,您放心吧,會找到活干的。過些時候,在城里穩定了回來看您。說完就背著行李走了。
王天賜第一次來城里,兩眼一抹黑,站在大街上,不知道該往哪里去?
于是,他便順著大街兩旁的店鋪走,邊走便問,要不要干活的。但走了幾條街,也沒找到活干。
于是,他便拿出帶來的干糧吃,吃完干糧,在一家飯店里討了一碗面湯喝了。
看看天已經黑了,他便找了個很便宜的小客棧住了一晚。
第二天,吃了干糧,繼續在街上找活干。從一家店鋪出來,又走進另一家店鋪,但都說不需要人。
王天賜有點灰心喪氣,不是說城里活好找嗎,怎麼一家家店鋪都不招人呢?
王天賜走著想著,想著走著,突然撞在一個人身上,抬頭一看卻驚住了,兩個人同時叫出來,怎麼是你?原來被他撞的人是謝玉蘭。
玉蘭說,天賜,你從馮有財家回來了?
天賜說,是的,回來聽說你跟著一個藥材商走了,聽說城里活好找,我就來城里了……
玉蘭說,你來就太好了,我正準備回去叫你來呢,你來了省得我跑一趟。
天賜說,你叫我來干嘛呢?你不是和那個藥材商好了嗎?那個藥材商呢?
玉蘭笑著道,你都想哪里去了?他是我的表叔,是做藥材生意的,前幾天到我們那里考察山里的藥材情況,正好遇到我。我給他說了我的遭遇,也說了你。他說,他在城里開了一家藥材鋪,還沒找到伙計,說讓咱倆去他的藥材鋪干。本來想等你回來一起去,可不知道你還要多長時間,表叔說藥材鋪事很多,就讓我一起來了。因為走的急,正好爹不在家,就沒給爹說就來了,反正過幾天就回去了。
原來是這樣啊。天賜心里很是高興,一是玉蘭是個好姑娘,沒有忘了他,二是找到了事干,還和玉蘭在一起,真是太好了。
由于天賜的到來,藥材鋪很快就開業了。由于天賜從小就在山上挖藥,認識很多藥材,并熟悉各種藥材的藥性,對藥材的質量把握得比較準。所以,藥材鋪一開業,就來了個開門紅。
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加上天賜手把手的教,玉蘭也很快熟悉了很多藥材,藥材鋪的生意風生水起。
表叔也給天賜和玉蘭很高的工錢,天賜一個月三兩銀子,玉蘭一個月二兩銀子,兩個人一個月賺五兩銀子。
一個月后,天賜回家看望父親,父親得知那個藥材商是玉蘭的表叔,玉蘭并沒有忘了兒子和他,心里很是高興。天賜給父親留下三兩銀子,便去了城里。
一年后,天賜和玉蘭已經積攢了五十兩銀子,表叔拿出三十兩銀子,給了玉蘭,讓天賜和玉蘭在城里買個房子,然后把天賜父親接來住,天賜和玉蘭也拜堂成親。
成親一年后,玉蘭生了兒子,便在家帶孩子,天賜做了藥材鋪的掌柜,天賜父親也在店里打雜。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