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路江湖大俠前來捧場!唐朝年間衛國公李靖與達摩老祖大弟子慧可禪師共同破解了達摩祖師留下的《易筋經》心法,自此名震華夏;北宋年間掃地老僧悄然登場,修為之高令人駭然失色,憑一人之力提高了《天龍八部》的武學境界;到了南宋年間,神雕大俠楊過取百家之所長,自創「黯然銷魂掌」絕技,襄陽一戰名動江湖,從此江湖流傳「終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的傳說。
楊過,字改之,寓意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他的名字是郭靖、黃蓉夫婦倆為他取的,他與金庸筆下大多數主角一樣,也遇到了不少奇遇,先后學到了西毒歐陽鋒、古墓派林朝英、中神通王重陽、「九陰」創始人黃裳、北丐洪七公、東邪黃藥師、劍魔獨孤求敗的上乘武學。東邪黃藥師贊他武功卓然自成一家不在昔年的歐陽鋒之下;周伯通贊嘆近世武功以「黯然銷魂掌」為第一,此時楊過年僅36歲。《天龍八部》中蕭峰曾說五六十歲正是一個人武功登峰造極之時,那麼楊過到了晚年以后,他的武功修為究竟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呢?
其實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里張三豐已經給出了解釋。
在《倚天屠龍記》「太極初傳柔克剛」這一章節里張三豐身受重傷,張無忌恐他有失,遂以渾厚的九陽神功內心助張三豐療傷(目的也是為了讓張三豐知道自己有能力替他出場),張三豐霎時之間感受到了一股渾厚之極的內力,以他此時的修為自然能夠輕易知曉張無忌的內功修為,他在心中給出了至高評價,認為 「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雕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倚天屠龍記》這個時代高手沒落,所以 「當世高人,除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達此境界。」
其實張三豐已經間接告知讀者朋友楊過晚年時期的武功修為水平了。首先咱們從第一個細節入手: 張三豐如何知道郭靖與楊過確切的武功修為?《神雕俠侶》記載少年張三豐曾經在華山之巔遇到了郭郭靖、楊過,很多朋友誤以為張三豐是從華山之巔這場經歷中感受到了楊過的修為,其實不然,當時張三豐武功未成,壓根就看不透別人的武藝水平,例如張翠山,他就是因為修為不夠,結果單純的認為張三豐的武功只比謝遜略勝半籌。
一個人要想真正看出絕頂高手的武功修為,往往需要自己也達到了絕頂的水平,所以小說結尾黃藥師能評價楊過的武功不輸歐陽鋒,黃蓉卻做不到,因為她能力不足。由此可見在這以后張三豐定然還有遇見楊過,并徹底感受到了楊過的內功水平。
其次,華山之巔郭靖壓根就沒有顯露出任何武功,在這之前張三豐也始終待在少林寺里他壓根就沒有辦法獲知郭靖的修為,何以他後來評價張無忌內功修為的時候又那般肯定其與郭靖在一個水平?由此可見在華山之巔以后張三豐必然還領略到了郭靖的實力。
在新修版《倚天》中有一段內容—— 他得覺遠傳授甚久,于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間竟內力大進。《神雕》結尾有這樣一段話——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襄陽。蒙古進攻襄陽不是說一朝一夕就攻破襄陽城,戰爭必然曠日持久,《神雕》結束三年后張三豐在少林遇到郭襄,十余年后內功大進,所以這個時間與襄陽城破時間吻合,由此真相便浮出了水面!
根據小說提示來看,張三豐在武當苦練「九陽神功」,十余年后功力大進,此時他也收到了蒙古進攻襄陽的消息,武當離襄陽十分近,郭襄有恩于他張三豐沒理由不去相助郭靖,連載版作品記載—— 郭大俠在元兵攻破襄陽之時,惡戰殉難。那麼張三豐一旦前往襄陽,必能見識到郭靖的武功修為。身為郭靖的侄兒,楊過歷來在心中把郭靖當成自己的父親看待,襄陽惡戰他同樣沒理由不參加,如此張三豐自然也能見識到楊過真正的武功修為!
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釋為何張三豐能夠清楚知曉楊過、郭靖的武功修為,而此時楊過的年齡大概在 50歲左右。所以按照張三豐的評價來看,楊過晚年的武功修為其實也達到了金庸小說武學的最高境界, 內力運行于經脈之中,儲存于人體穴位、氣海之中,人體身體結構就那麼大,所以內力是有極限的。因此體型越大、筋骨越柔軟之人成就往往比較快,內力積累量往往也比較多,所以楊過初次見到張三豐 「形貌甚奇,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心中一凜,原因就是他的身子很適合修煉武功。
由此可以知道,高手內力是有極限的,到了極限以后基本就相差無幾(人類身子結構相差不多),所以50歲的楊過武功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基本往后幾十年的修為只會保持這樣的水平,與百歲之后的張三豐在伯仲之間。